2012年6月26日

懂愈多,死愈慘?


有這種事?不是懂愈多愈好嗎?
那要看是不是「真懂」?

所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腦袋知道愈多,經驗也要跟上,不然就跟「學者治國」一樣,準死無疑。

一個媽媽讀了許多育兒的書一定是好事嗎?不見得,有時候只是增加無盡的挫折感。

夫妻相處讀了很多溝通的書就一定融洽幸福嗎?不一定,有時候只會更確定「對方不會溝通」而已,提早謝幕。

生活是一種智慧,舉幾個例子吧!

爸爸很會打籃球,所以每當兒子在場上,爸爸就說「切入,切入,哎呀,可惜了」「不要投,要傳啊」,「妙傳啊,怎麼自己上」……這個爸爸說的都是對的,但是親子關係下台一鞠躬,還不如一個啥都不懂的爸爸,只會說「我看不懂籃球,但是兒子有上場就很厲害了」。

不是說「天下好父親最好都不懂籃球」,而是說,「如果你真的懂,就該閉嘴,搞清楚現在不是你在打」。

你有困擾可以求助心理學家,但是不能保證娶嫁給她會幸福,說不定你會覺得自己經常被當成精神病患者對待(就算對方並未如此,你也可能自己想像,這方面專業的人,配偶吵架的時候往往會撂一句:「不要把我當成你的病患」,不知道真的這樣,還是自己想的)。

很多婚姻專家,自己婚姻都很慘,大概也因為「懂太多」。

一個球評如果因為懂太多,講評的時候賣弄知識,會讓觀眾覺得被打擾而轉檯。

爸爸是醫生,媽媽是營養學家,固然能夠提供居家照顧,但是也可能讓你痛不欲生。(因為零食要算卡路里,每天回家量血壓,還要定期驗尿,確定你沒有吸毒)

很多事情,懂太多卻無法消化就會卡住(當然,這也不是真的懂啦)。

難道;大家乾脆自廢武功,裝傻過日子?當然不是,這個世界的複雜就在於我們不可能無知到白頭,但又不一定能善用知識,所以產生很多擺盪。

確實很多時候當我們經歷「知道的痛苦」就乾脆擺爛,不想再探究,但是當我們被無知傷害的時候又會對於所知太少悔不當初,這就是作人的痛苦。

這也是聖經羅馬書的重點,我們要不要知道什麼是罪?當然要!但是知道以後會不會有罪惡感?當然會!所以很苦。

怎麼辦?
聖經鼓勵我們「長大成熟」,脫離半生不熟,不是用鴕鳥心態,知道愈少愈好,而是要「真正的懂」,要祈求上帝幫助我們真正領受真理,會被「懂愈多愈煩」困擾其實是因為「自己以為懂」,所以不該出招的時候出招了,往往不是招式不對而是時機不對。

我們必須承認,我們對這個世界;對人性;對自己;懂得還是太少,以致於有很多誤解跟誤用。

「不要懂那麼多比較好」是一種感慨,不是一種真理。

每一天上帝都在教導我們懂更多,只是在懂的過程,我們闖了不少禍,傷了不少人,所以才需要上帝的愛彌補遺憾。

最怕的就是「不懂裝懂」,「自以為懂」,會出很多人命啊!

難怪聖經說「我們不是以為自己已經得著了,而是『忘記背後,努力面前』,向著標竿直跑」。

活到老,學到老,還在呼吸,就是要學,如此而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