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6日

你是懂事的孩子嗎?


昨晚氣象預測,今天基督城會下雪,四個孩子整晚都很興奮,不是為了下雪,而是不必上學。

一早起來;大失所望,天色昏暗卻沒有雪花片片。

正準備他們的午餐,小兒子忽然大喊:「下了,下了」,果不其然;窗外開始飄雪,事出突然;學校都沒有發佈停課消息,看樣子是很難上課了,大夥心情好極了,小兒子更嚷著要去同學家玩。

問題是;下雪要清理,我想的是怎麼處理積雪;他想的是「我要去同學家玩」,這種情境勾起了我對「懂事」的回憶。

台灣的颱風假是小時候甜蜜的回憶,永遠不懂大人有什麼好緊張,不過;看大家如臨大敵煞是有趣,對我們而言;颱風就是放假,就是看著窗外路樹迎風,雨滴亂竄,只要雨小一點就穿雨鞋出去踏水,刺激點晚上還可能停電點蠟燭,重頭戲當然是「吃泡麵」。

這個時候;如果懂得幫忙,一定會搏得「懂事」的稱讚,玩過頭換來的就是「不懂事」三個字。

身為老大當然要比弟妹更「懂事」,這是華人文化,就要帶頭收起玩心,叫弟妹都把正事辦完才能玩。

「懂事」是我們成長過程最重要的自我要求之一,除了比功課,另一項重點就是「比懂事」。

相較之下;我不算懂事,因為很多同齡的人不僅命令弟妹寫功課,不到十歲就幫忙煮飯備餐,六歲姐姐揹着三歲弟弟是常見的事,媽媽貪打牌,大姐就要擔負起整個家的責任,爸爸愛喝酒,小孩就一直被街坊教導着自立自強的「懂事」。

在「懂事」文化長大的人理所當然也期待自己關愛的人也要「懂事」,大家最常被念的一句話就是「不懂事」。

本來以為「懂事」只是童年的過程,漸漸發現;不是這樣,結婚以後還是常常抱怨配偶不懂事,責備小孩不懂事,搖頭同事不懂事,只是;根本沒有人好好想過,到底怎樣算「懂事」?

自己當了父親,常常感慨小孩不懂事,至少沒有我們當年懂事,管教小孩的一個無行標準就是「懂事」,但是;漸漸地;也察覺這是個危機,當年的懂事其實是建立在戰後重建,身邊很多朋友的「懂事」都是犧牲童年換來的,仔細想想;所謂懂事不就是「不找麻煩」;「主動幫忙」;「討人喜歡」;「得人稱讚」……懂事是照顧者給受照顧者的「口頭嘉獎」。

懂是當然不是壞事,自己懂事是一種歷練甚至是一種歷史記號,但是;要求別人懂事實在莫名其妙。

認真想來;什麼是「懂事」?
懂事就是做每個年齡該做的事,不是嗎?

如果我們做了我們的年齡不該做的蠢事,那是「幼稚」。
如果我們做了這個年齡大家都想不到的事,那叫「亂來」。
如果我們做了過於我們年齡做得到的事,那是「早熟」。
如果我們做了這個年紀多數人做不到的事,那就是「誇張」。
如果我們做了我們的年齡沒有人做得到的事,那就是「偉大」。

懂事是恰如其分,搞得清楚目前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可以做,什麼不能做。

一個國小學生一天到晚想要玩,這是「不懂事」嗎?
當然有可能,但是不一定,說不定,他這個年紀玩夠了,明年就懂事了。
一個青少年想談戀愛,是不是不懂事?(我們那個年代確實這樣定義)
一個中年人想回春美容算不算不懂事?很難說,也許他應該更重視內在,但也可能他成長過程曾經失落過什麼。

我也會想;耶穌小時候懂不懂事?
是不是他會謹記自己的身份;所以從小一覺到天亮,不給馬利亞添麻煩?(很多媽媽都說這種小孩「懂事」啊)

馬利亞忙的時候,沒空出去買醬油,耶穌又年紀小,不方便出門去7-11,所以;耶穌就把水變成醬油;麻油;沙拉油?不然為什麼迦拿婚宴馬利亞會暗示耶穌把水變成酒?
懂事的耶穌小時候扮家家酒是不是就立志當牧師?
家裡沒東西吃的時候,懂事的耶穌是不是常常把隔夜的魚跟餅變成三人份?
耶穌跟馬利亞出門趕時間錯過渡輪的時候是不是很懂事的帶著媽媽行走水面?
我們應該很確定馬利亞從來沒有吃過普拿疼跟感冒糖漿。

這是我們想像的「懂事」?
沒人會這樣理解吧?聖經說耶穌長大的過程,「智慧與身量,還有神和人喜愛他的心都一起增長」,也就是說;耶穌是有童年的,耶穌是正常長大的,耶穌不是文章剛剛亂講的那種「懂事」。

「懂事」誠然很迷人,但是別忘了。童稚同樣可貴,為賦新詞強說愁依然可貴,我們吸手指的模樣,頑皮搗蛋的時刻,青春年少的無知,都是生命不可缺少的過程,何苦獨沽「懂事」一味?

最近;一個朋友結婚,在謝親恩說到謝謝媽媽,因為「暑假作業都是開學前一天媽媽做的」引起哄堂大笑,你會說這是不懂事?我看到都哭了。

聖經說「到什麼地步就按什麼地步行」,生命的每一刻都是一個學習的過程,珍惜;就對了!

好了,孩子說要打雪仗,我還是請他先幫我清理積雪,這樣才懂事,總不能寫了一篇懂事的文章就不懂事吧?!
不懂事固然可惡,一直很懂事也很累啊。

故事結局當然是他去同學家打雪仗,我在家看NBA,波士頓贏了,厲害的老傢伙,懂不懂事這個話題就以後再說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