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26日

網軍帶來的基督教媒體革命

網路已經攻佔了現代人生活,這是不爭的事實,但是基督徒媒體對於網軍時代卻依然渾然不覺,不知道一場寧靜革命已經展開!
基督徒媒體工作者大概很難同意筆者的看法,因為好消息電視也好,佳音電台也好,甚至論壇報也好都已經上網,各教會也都有網站,哪來的「渾然不覺」?


殊不知,網路發展至今,真正的爆發力不是速度也不是普及率,而是網路能夠成功發展背後的群體思維與時代演進。
沒錯,所有的資訊都能夠上網,但這是「被動」的,這只是網路的表象而不是網路的精髓。
您可以問現代人一個簡單的問題:
沒看電視會無聊嗎?
沒聽廣播會不習慣嗎?
沒讀報紙會影響心情嗎?
當然會有人say「yes」,但是多數人會說「no」。
只不過;一旦問題變成「沒有網路會死嗎?」的時候,大家一定點頭如搗蒜,這就是差別。
也就是說;若干年後,當這些對傳統媒體點頭的人離開舞台以後,這些媒體是沒有生存空間的,就連150年的紐約時報都搖搖欲墜,而且民調顯示有一半的人根本「不會想念」這些老牌媒體,不止報紙,電視與廣播都是一樣,請注意,目前的使用者不是喜歡舊的傳媒,他們只是「不知道,不習慣」使用網路,一旦七十歲長輩習慣了用平板電腦當「現代滑人」,發現他們要看的節目都在網路上,誰還看電視?
很多人都拿傳統媒體跟網路作比較,發現透過手機傳送的網路資訊與節目比較短,族群比較年輕,社群傳遞速度快,訊息呈現即時…卻很少有人注意到真正的關鍵是「主動與被動」。
當一個傳媒忽略了這一點,只在乎收視率,這個傳媒變成了「服務業」服務他的消費者而不再是「傳播業」主動傳遞訊息。
所有的傳統媒體原本都握有主動性,所以稱為「強勢媒體」,出錢的資方做好節目透過廣告行銷找到觀眾,然後影響觀眾,就這樣;媒體享受了很多年的好時光主導著社會,然而;這些年來,媒體很明顯邁向「服務業」,就是「觀眾想看什麼,我們就提供什麼」,因此;新聞節目綜藝化,本有社會責任的媒體也高度娛樂化,腥羶色大行其道,因為受眾已經反客為主強勢領導媒體走向。
在這種趨勢下,基督教媒體日益弱勢,因為華人基督徒比例本就不高,反觀民間信仰卻在龐大消費者意識下,透過網路令人耳目一新,看看網路上的媽祖多麼現代化,民間信仰跟群眾生活如何息息相關。
這就是民間信仰的發展利基,他們不靠嚴謹的教義,媒體只是一種工具,只要善用,就可以非常有效跟既有消費者結合,聲勢驚人。
傳福音卻不是這樣,福音不是為了滿足群眾,傳播本身是有能力也有內容的,這才是傳播本質,我們要問的是「基督徒媒體在傳播什麼?」
神學思想?
教會活動?
道德價值?
或是合神心意的生活方式?
網路之所以發展到「不能沒有它」是因為網路讓傳播成為一種生活方式,我今天幾點起床,我早餐吃了什麼,我午餐去哪裡,我今晚的計劃,全部圖文並茂透過網路傳遞,所以,網路可以有電視節目,有運動休閒,有社交群體,有思想交流…如果你的生活乏善可陳,你還是可以發表,但是不會引人注意。
如果基督徒傳媒還停留在「講道理」的時代,認為這就是傳福音,而媒體只是一種工具,我們不但在消費群不足的弱勢下很快會被淘汰,更慚愧的是;我們根本沒有忠實呈現這個信仰的本質。
基督信仰本身就是一種生活方式,這跟網路特質是完全一致的。
人飢渴非因無餅乃是沒有神的話。
神的話如何透過基督徒活出來,網路如何呈現這群基督徒的生活方式,這才是出路,值得基督徒深思!
(原文發表於論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