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12日

最好我死了,你們就滿意了!----也談日本留學生事件

「我死了,滿意了吧?」聽過這句話嗎?別說「沒有」!(至少電視演過……)
不只聽過;有些人也說過吧,我自己最苦悶時當然說過,不止一次。


當一個人極度無奈的時候,這句話常常脫口而出,當然不是好事,只是,好苦,撞牆跟自殘都不足為奇。

這句話之所以熟悉,是因為有不少名人都說過類似的話。

第一排的同學約伯又舉手了,沒錯,就是你,「自首無罪」!

約伯同學代表了古今無數善良的基督徒,不願意咒罵別人,但是情況又「不堪氣」(台語,「氣不過」的意思),那種苦悶真的不是每個人都懂的窒息,跟「拖拉庫」(卡車)輾過的意境差不多。

委屈,無奈,氣憤,絕望……交織在一起化為「滄海一聲笑」,隨即冷冷一句「我死了,你們就滿意了」……那真是一種無敵的境界,比歇斯底里的狂吼更高深更戰慄。

約伯咒詛自己生辰的時候,語氣想必平和,裡面卻波濤洶湧,這才可怕。

第二個舉手的是約拿,(約氏家族這方面經常被相提並論),當約拿覺得自己只是一只被戲弄的棋子,經歷過魚肚子裡「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窘境以後,他發出「氣死也不過份」的怒吼。上帝從來不戲弄人,但是我們常常有這種強烈感受,約拿可以明白。

第三個不服舉手的是先知以利亞,他不想死在耶洗別手裡,寧願跟神求死,而且是在服事高峰的時候。

第四個「疑似」有這種情結的是夏甲母女,當年亞伯拉罕夫婦借腹生子,想幫忙上帝成就應許, 等到撒拉自己生了以撒,就把以實瑪利母子逐出門戶,無助的母親夏甲放聲大哭的時候,不知道有沒有「想死給大家看」的衝動,幸虧上帝看顧,再次介入人類搞出來的紕漏。

第五個真的直接這樣做的是猶大,以死謝罪,看會不會皆大歡喜。

以上幾個例子情節不一,但是絕望灰心到「動了死念」或是「嘴裏唸著要死」則是事實。

「死」一直被視為一種出路,雖然大家都知道這樣不對,但是生命會找出路,包括用「死」來尋求解脫。

沒有一種死是真的解決了問題,包括這次張姓青年殺了二個女留學生又在日本自殺。

這個道理很簡單,但是經歷過的人就知道,「道理簡單不代表一定做得到」。

世界上太多事情不如人意,婚姻的挫折,親情的混亂,教養的辛苦,事業的打擊,溝通的挫敗……太多的徒勞無功,太多的功虧一匱,太多的晚節不保,太多的事與願違,太多的固執愚蠢,太多的不公平,太多的不圓滿……

人活著要承受的東西這麼多,心情好的時候說是「考驗」,心情不好就是「打擊」,活著,不是容易的事。

所以,看到這次日本留學生的事件,令人非常心痛,三個家庭瞬間毀了,整個社會關注的同時,真心的理解與關懷又有多少?

如果相關人等又有人「死給大家看」,也不令人意外。

基督徒看這些事件不是在看戲,想想耶穌會怎麼看?這件事對活著對死去的人都是悲劇,連對看新聞的人都是悲劇,我們自己也是某種當事人,因為不同事件背後的無奈把我們連在一起。

不論殺人者動機為何,本來人與人求的是「皆大歡喜」,但是,總有不如意的時候,搞到出人命,譴責有何用?

這些年輕人處理不好這些事,我們又何嘗處理好了自己的事?

只能再次提醒自己,「想死也沒用」,想死的衝動過後,都該慶幸還活著,活著見到下一個日出,活著見到下一個關愛的人開心的笑。

爸爸當年住加護病房插管的時候,我們拿著病危通知在病房外發呆,等到孩子們把爸爸扛出院過年,多一次相聚,都是莫大的幸福。

今年過年,是這輩子第一次沒有爸爸的新年,但是我會記得他有多努力活下來。

人生會有「想死」的時候,跟深刻「想死的感覺」,那只是一種機制,警告我們「壓力到頂」了。

水庫滿水就得洩洪,人的情緒滿了就得抒發,聖經裏這些人,除了猶大用錯方式抒發痛苦導致留下遺憾以外,其他人都在神面前得到了出路,而且是「活路」。

年節將近,在心裡好好親近神吧,太多人與事,不是自己能掌控的。

當我們動了死念,口出死唸,往往是因為太關注自己的世界,卡住了!
出去走走,找個人抱怨,天大地大的事都會過去。

很多事,你愈想儘快解決愈會卡住。
給自己時間,給別人時間,每個人都有權活著,何苦逼死人,逼死自己。

把一切的憂慮卸給神,因為祂顧念我們!祂也掌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