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24日

勇氣(五) 保護者的勇氣---你是在保護中長大嗎? p.48-52

今天的進度只有一個故事,就是父親帶兒子去打獵,然後把他從熊的手中救出來。
這個經驗當然跟華人距離很遠,我們比較需要把孩子從補習班救出來。
不過;這個故事有二個重點:
1. 你的父子之間有沒有故事?
2. 當危險臨到,父親是否挺身而出?


父子之間的故事對男人的人格成長非常重要。
華人的父子之間故事不多,但是我在紐澳宣教期間確實看到很多父子之間的故事,我住的社區附近有一個頗具規模的越野腳踏車場地,每週三下午,會有幾十個五歲大的孩子全副武裝穿戴護具,騎著小小的越野腳踏車瘋狂奔馳,跌倒了就再站起來,毫不畏懼,我當時就受到很大的驚嚇,因為這在華人中幾乎不可能,那個場地連我都要鼓起勇氣去嘗試(因為第一個下坡過後,就設計讓你連人帶車飛起來(我不敢飛只敢貼著地面減速,旁邊圍觀的小孩都在笑)我不敢相信這麼小的孩子可以做出這些動作,至此我就徹底瞭解「極限運動」是怎麼回事兒。

沒有護具的橄欖球是紐西蘭國球,很小的孩子就開始練習互撞,所以我還是讓孩子打籃球投三分比較實際。在紐西蘭入境隨俗,每個週末我都帶孩子參加校際籃球賽,我很確定;這就是我跟他之間的「狩獵記憶」,幾乎每個家庭都這麼做,就是週末帶孩子從事某項固定的運動,我女兒的同學比較誇張,她爸爸把房子賣了換一部露營車,每個週末就遊山玩水,直接住在裡面。

這當然是文化差異,但是老外非常重視「定期親子活動」,不像我們偶而出去塞車走一走,所以我們的「父子之間」缺乏鮮明的記憶,當孩子長大以後,跟爸爸之間的記憶是模糊的,只知道爸爸辛苦賺錢,但是;這對「兒子變男人」幫助有限。
我讀過一個故事,談到華人的爸爸如何陪伴他修學的兒子,這真是勇敢,因為他對抗的是「教育制度」,他不是把孩子送進貴族學校,之後再把他送出國,這種孩子比較像在「高級貴族育幼院」長大,一路受到「人生勝利組」的栽培,但是靈魂缺乏父子記憶。

很多爸爸無法挺身而出,因為他自己也陷在困境,他連自己的問題都不知道怎麼解決,哪有閒功夫挺身而出?在我們世界中,爸爸有時間聽你發牢騷,已經不錯了,大概談不上挺身而出,因為我們文化主流就是「代工」,那些出主意的外國人鈔票賺飽了,週末帶孩子出去玩,我們週末還在加班代工,賺的錢買個大電視加上電玩,希望孩子自己看著辦。

朋友們,我們真的希望自己的小孩一輩子代工賺血汗錢嗎?我們能不能扭轉自己的思想跟宿命?目前的情況恐怕不是上帝的心意。
我們輕易認命是因為我們的上一代認命,如果上一代不認命,下一代會改變,這個定律在很多華僑身上看見,我們流著一樣的血液,但是他們不認命,寧可離鄉背井,遠渡重洋找生機(類似現在的外勞),當時非常辛苦,但是現在非常富裕,更要緊的是;下一代幾乎都非常有成就,不會說自己「勞碌命」,這些華僑子弟現在每年暑假都回台灣來體驗,我今年暑假遇過泰國華僑子弟返台,非常感慨,因著他們上一代的不認命改變了這一代原本的宿命。

父親總要挺身而出,唯有如此,才能扭轉孩子的未來。
先從自己當下的困境挺身而出吧。
先從自己思想態度上的悲觀放棄挺身而出吧!

今日討論與默想:
1. 我自己跟父親(孩子)之間有怎樣的「父子記憶」?
2. 我如何從現有的陷阱中脫困?
3. 我有沒有挺身而出的勇氣?

明日進度:
男人以前是男孩  p.53-6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