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22日

禱不禱告都一樣,何必禱告?

小的時候被訓練早上起來要摺棉被,心中很大的排斥就是「晚上又要睡了,何必摺棉被?」還有同學把棉被弄個一個「窩」,晚上鑽進去,早上爬出來,大家都不喜歡摺被子,當兵還要把被子折成四四方方的豆腐乾,是男人一種「代表性記憶」。

等到結了婚養小孩對於「三餐」實在很頭痛,巴不得將來見主面不必再煮,每天花好多時間吃了又拉,拉了又吃,何苦來哉?
很多基督徒對於「禱告」也是一樣的感覺,「不得不做,但是卻又好像不覺得很必要」,因為聖經不是說「我們還沒開口,神都知道了」?
任何人做一件事覺得「沒意義」都不會想持續下去!
這可不是開玩笑的事,禱告號稱為基督徒的屬靈呼吸,現在很多人禱告都有能力,那不就等於禱告呼吸達到「氣功」的境界?
之所以覺得「禱告要有效」實在源於我們對禱告的錯誤認知。
基於民間信仰的背景;許多基督徒都把禱告等同於民間信仰的「施法」或是民間故事的「許願」,因此產生「是否有效」的判斷,但是聖經對於禱告卻是完全不同的教導。

聖經把禱告視為一種「關係的呈現」,聽過「話不投機半句多」嗎?如果禱告只是「報告長官」,那麼;隨便敷衍就好了,典型的類型就是「謝飯禱告」,本來應該是對於食物的期待以及對於「有工可做,有飯可吃」的感恩,但是幾乎都淪為三秒速成的「吃飯囉,阿們!」基督徒的行禮如儀,可見一斑。

多數基督徒會認真禱告的時候幾乎都是「無事不登三寶殿」,那就必然「苦苦哀求」了,雖然禱告文當中不會出現「我求求你啦…」之類的用語,但是意思其實差不多,撒母耳的母親跟施洗約翰的母親都是長時間為了「生出個兒子」在聖殿長期禱告,這種禱告由於有明確訴求,所以基督徒比較不排斥,上帝也常常應允這種禱告,但是;這種禱告並不是真正的「主流」,因為求來求去還是求自己的事。

當然;還有一種禱告是「自high」的禱告,耶穌說有一個人去聖殿「自言自語」說自己有多虔誠,別人有多糟糕,那種禱告就「謝謝,不聯絡!」了。
目前教會界流行「權柄」的禱告,這是當年耶穌訓練門徒趕鬼的,往往要搭禁食一併進行,是遇到屬靈爭戰的時候採用的,很像救護車的警笛,不過;現在有被濫用的嫌疑,許多基督徒遇到任何情況一律使用「權柄式禱告」,這就好像開著救護車除了運送病患還去逛夜市,順便去超市採購一下日用品,然後也順道送一下小孩上學,週末還可以開路肩帶全家去踏青…

真正的禱告不妨參考一下耶穌教導的主禱文,第一句就說「我們在天上的父」,光是這句話就破解了「禱不禱告都一樣,何必禱告?」的迷思,因為如果有小孩覺得「反正18歲以前,爸爸要養我,講不講話都一樣」,吃虧的肯定是小孩。

同樣地;如果基督徒認為「禱不禱告都一樣,何必禱告?」那麼;可以肯定,您只是信個基督教,但是根本跟上帝不熟,因為照耶穌說的,我們是在跟「天上的父」講話,怎麼會產生「禱不禱告都一樣,何必禱告」這種思維?除非我們就是基督教的善男信女,發現「拜不拜,根本沒差」,那就不想拜了,或是換個廟來拜。

不幸地;這種思維確實在某些基督徒當中蔓延,「你找他禱告沒用啦,要找某某禱告比較有能力…」我們當然可以找有恩賜的禱告,但是要注意我們的心態。

聖經說「不住禱告」,就是說我們像葡萄樹跟枝子相連,也可以說「網路隨時開著」。
其實;禱告就是跟上帝line,您連午餐都拍照給所有線上的朋友了,還跟上帝說「禱不禱告都一樣,何必禱告?」那真是太不上道啦!

p.s
至於;其它的主禱文,我們就下週來個「認識主禱文」,然後二月一日接著「幸福說明書」線上讀書會,這個年就充實啦!學園出版的「幸福說明書」在基督教書房開始特價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