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18日

大學生基督徒,你全職了嗎?

「大學生」在教會是公認的寶啊!
除了是教會的「不動苦力」之外,週六參與團契,週日帶敬拜團,有的結束還要去帶兒童主日學…


像現在暑假還有短宣隊以及好幾個營會,加上暑期夏令聖經班,南部來北部就學的基督徒大學生有的連回家看爹娘都要「抽空」,不然就是跟大禹治水一樣;過家門而不入,簡直比全職還操,因為全職至少還休禮拜一…


如果基督徒大學生待的是小教會,自己又是重要同工的孩子,情況就會更嚴重,甚至連父母都認同這種「近乎全職」甚至「超乎全職」的服事形態,不可諱言;有的基督徒大學生也樂此不疲,因為這是成就感來源。


很多人都同意,大學生這樣為主癲狂,是一種祝福。
但是;我的看法不同。


我以前也是「狠操」年輕人的牧師,現在悔不當初,所以才有感而發。
大學生或是同齡年輕人真的是教會的寶,但是不是拿來「操」的寶而是拿來「培訓」的寶,前者會提早報廢,後者會傳承使命,數十年後,真相大白。


說這些話實在是語重心長,台灣教會不是不努力,我從小在教會長大可以證明這一點,但是;我們的努力似乎沒有獲致相對效果,原因就是「短視近利」,一個人不 能因為很冷,就把桌子椅子跟所有能燒的都塞進火爐,下場就跟「賣火柴的女孩」一樣,點火的片刻很開心,最後還是凍死在路邊。


台灣這幾年「育溪」效果不錯,道理很簡單,不要殘害小魚,自然就有大魚,然後限量捕捉自然生生不息。


教會不「栽培」年輕人,將來前途一片暗淡,這也是過去幾十年已經犯過的錯誤,現在很多教會都剩下大批老人家,這顯然是教會錯用年輕人的明證。


這個道理其實大家都懂,但是有二個原因讓基督徒大學生操勞過度。


第一叫作「迫於現狀」。
也就是教會人力有限,要做的事又很多,只好狠操大學生,於是就形成惡性循環。


第二就是「錯誤觀念」。
我們認為參與一大堆的服事就是熱心,就是操練,卻很少評估什麼才是這個年齡真正的信仰需求。


大學生,他們畢竟只是大學生,體驗服事絕對有益,但是不能過量,他們首要的身份是「學生」,所以最優先的是「學習」,賦予重任當然也是學習,但是學到了什麼?很多教會都讓年輕人自己摸索,這樣的學習效果非常有限。

中華男籃青年隊正在武漢打亞洲杯,今晚就要打中國拼進冠軍決賽,一大堆球員都是首次代表國家隊,為什麼可以打這麼好?因為隊長是中華隊主力中的主力歸化洋 強戴維斯,然後配上一個已經打過幾次國際賽的林志傑接班人劉錚,這種配合就是讓其他年輕人「學習」,也就是說;學習是提供一個相當好的條件,不是把年輕人 送去當炮灰。


站在「基督教教育」的立場,基督徒大學生正是充實神學辯證以及用信仰反思成長過程的階段,同時也是學習健康二性互動的重要時刻,他們需要大量時間安靜沈 思,他們需要健康同伴分享激勵,他們還需要在自己的專業科目上全力以赴,以暑假來說;有二週的服事差不多了,一個月就是極限,活動參加不完,牧長與家長應 該要扮演「煞車」角色,幫助他們平衡,大學生其實還是需要家庭生活,因為他們很快就會進入社會了。


基督徒大學生,你們是教會未來的希望,不是「現在的主力」,只有扎實裝備自己,以後才能擔負重任。


不要用忙碌的行事曆度過大學生涯,不要用緊湊的服事填滿內心的空虛,珍惜黃金歲月,全面提升自己,多看,多聽,多學,此生才能無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