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18日

為什麼這個議題會撕裂基督徒?


昨天,是基督徒痛苦的一天。
因為基督徒長期的內部矛盾,一次爆發。

這個矛盾包括了:
1. 對操作議題的看法分歧
「用什麼方式表達反對」在基督徒之間向來就是一個爭議,許多基督徒對於把不認同的對象妖魔化的做法非常不以為然。
為了合理化自己的訴求採取許多激烈的手段也在內部產生質疑。
此外,把一個社會議題宗教化是我們被迫跳進去的泥坑,不可能只有基督徒關心這個議題,但是基督徒卻巧妙地成了炮灰,在這種情況下提出反對,論述不清楚也讓許多基督徒不安。
2. 對同志議題的觀點差異
這本來就是一個長期而且在全球都引起基督徒分裂的議題。
3. 對婚姻平權的概念分歧
回到法律層面,婚姻平權本來就是一個各自從不同角度切入的論述,很難獲致同樣的立場。
4. 對法案本身的理解差異
究竟法案通過影響的層面多深,也有不同看法,法案引伸出來的教育後果也很難評估,基督徒並沒有一致的看法。

基督徒之間比較多的共識恐怕只是「這是個未經深入討論的重大議題,不該輕易闖關。」
在這樣的情況下,若是有人再操作一些儀式(例如在會場吹號角,宣告得勝),只會加深誤解,徒增基督徒內部困擾。

基督徒在台灣本來就是少數,加上很少涉獵公共議題(當然包括我)所以這次的行動引發許多層面的動盪,很明顯地,整個社會的媒體意見是一面倒,看不太懂基督徒在反對什麼,這才是基督徒應該深自反省的。相較之下,許多其他社會議題的人都花很多時間去說服群眾,所以基督徒確實該謙卑自省,重新學習。
我們都堅持婚姻家庭的價值,但是如何主張,深思熟慮的行動又是什麼,這是基督徒的考驗。
一個議題就撕裂基督徒,因為我們內部在差異中無法對話,這也表示基督徒自己整個信仰模式與文化還有極大的成長空間。

面對所有的矛盾,這就是要正向看待昨天行動的主因,但若只是一時激情,時間一過,大家又躲回宗教活動裡,那就真的遺憾了。
回到法案的角度,提案人可以不斷闖關,總有成功的一天。重點是,基督徒發聲之後有沒有另闢戰場的能力,痛定思痛,從教育與社會還有媒體各個層面好好論述,長期耕耘,並且努力經營合乎信仰立場的婚姻家庭才是實質的議題。
傳統以來,基督徒在「傳教」部分著墨較多,在價值觀的傳遞上訓練較少,這也間接導致我們拙於應對,走上街頭或是從政固然是方法之一,但是不算釜底抽薪。
看看基督徒第二代的大量流失,我們都未必能夠有效在家傳遞價值觀與信仰,自己小孩都對信仰反感,我們還站出來,那也很奇怪,不是嗎?
真正有心的基督徒最後還是要回歸「信仰生活化」,回到我們的日常生活去實踐我們的價值觀,此刻起,每個基督徒都固守崗位,不要再被這個議題打亂腳步,徒增自己情緒的困擾,這才是正規作戰的態度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