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13日

有沒有不傷人的教會啊?!

依照問卷調查,台灣基督徒比例大概在百分之五上下,但是不管百分之幾,會經常參與教會的基督徒絕對沒有數據這麼高,原因很多…有的人很忙,有的人興趣降低,至於很多人去教會是行禮如儀,大家也就心照不宣了,但是;有一種「退出江湖」或是「隱姓埋名」的人卻是不得不提,那就是「在教會受傷」或是「受到驚嚇」的人。

這種人通常是本來的中堅份子或是穩定會友,在教會生活都有許多甜蜜難忘的回憶,為什麼是「回憶」?因為後來發生一些事情,就「此情可待成追憶」了。

基本上;單純的教會還是多如牛毛,多數基督徒還是幸福地參與在教會活動中,但是就像3c產品會買到「機王」,不斷送修一樣,即使上帝能為基督徒提供「保固」,但是有過下列經驗的人還是痛徹心扉。

在教會受傷的人到底發生什麼事?
1. 牧師跟教會因故鬧翻
會友的心情就好像父母離異的小孩,手心手背都是肉,偏偏二邊講出來的都是兜不攏的,身為一介平民,這種基督徒好像無辜的小孩,欲哭無淚,根本沒興趣去追究誰是誰非,光是謠言滿天飛就可以住院半年了,如果雙方再爭個撫養權,要小孩表態挺誰,要走要留?那就真的很想直接去見上帝,問一下「哪會阿呢?」了,過去的彼此相愛跟並肩作戰都不堪回首,傷心期限可長達數十年,傷心指數十顆星。

2. 教會發生醜聞
教會也是個組織,一不小心就跟金錢權力甚至性醜聞糾纏不清,知悉內情的人為了大局往往不知如何是好,甚至要小小揹個黑鍋,這種內傷程度也是加護病房等級,對於教會昔日的種種都會掛上問號,很想把許景淳那首「天頂的月亮啊,你甘有在看」裡面的「月亮」直接改成「上帝」,傷心指數十顆星。

3. 教會有派系鬥爭
是喔,教會也會有這招?基本上;所謂「黨中央」這種文化在華人行之有年,所以華人聚集的教會往往不能免俗,漸漸形成「國王人馬」甚至引爆「接班糾紛」,不要以為只有大教會有這種窘況,連小教會也常常有人分黨結派,更別說規模巨大的教會團體在選舉時還會有「黑函」這種東西,這對強調「彼此相愛」的教會來說當然極具殺傷力,萬一不小心捲入其中簡直是跳進黃河洗不清,傷心指數八顆星。

4. 教會有金錢糾紛
任何團體有金錢糾紛都是兵家大忌,教會本於彼此相愛有時候就會產生投資,借貸或是合伙或是直銷搶生意之類的各式金錢糾紛,一扯上錢往往就沒有真相,這對強調真理的教會來說又是致命一槍,如果貴教會牧師為了退休金跟教會爭執甚至對簿公堂,您說會友能沒事兒嗎?傷心指數八顆星。

5. 都是建堂惹的禍
蓋一座新的禮拜堂是不是好事?基本上「YES」,但是為了蓋在哪裡,如何裝潢,如何募款?要蓋多大?該花多少?再加上設計好不好,硬體軟體如何架構…隨便想一想大概就可以操翻好幾掛人,所以建堂開始到完成可以分批走掉好幾群會友,而且都是不歡而散,如果貴教會順利建堂,沒有折損過多,那真是太幸福了。為了建堂分裂更是時有所聞,讓人感慨「不如不建」,傷心指數七顆星。

6. 教會處置不當
有人的地方就有問題,教會當然不例外,就看主事者如何處置,如此以來,處置不公或是處置不當就很容易發生,儘管「不盡如意」是大家可以體諒的事,但是會出現一些離譜或是離奇的事那就令人傻眼了,如果你剛因為離婚拿到贍養費,教會就通知十一奉獻,你會不會重傷?類似這類處置不當的事往往猝不及防,發生於一瞬間,不遇到不會知道,教會畢竟不是黑道,不是很擅長「喬事情」,最後喬得很醜也是時有所聞,這種傷心指數也要給個六顆星。

7. 教會人際衝突
這就常見了,「背後插刀見面笑」的事,華人團體根本見怪不怪,只不過;對一起敬拜還要一起禱告遇見神的教會團體來說未免太諷刺,傷心指數少說也有五顆星。

還有許多枝枝節節簡直「族繁不及備載…」,傷心指數不一而足。
發生上述的事情不足為奇,傷口撒鹽或是延誤就醫才是更要命的事,由於教會沒有經過專業訓練,一出事往往就「包起來」,用的繃帶都是同一個牌子,叫作「彼此相愛」,要不然就發一支拐杖甚至直接發義肢,上面貼著「看神不看人」的貼紙,然後來個擁抱說「有人的地方就有問題」,過二天再發個消炎藥,註明「上帝都知道,我們安靜」或是微笑牌「上帝掌權」刮痧膏…

經歷過這些傷痛的朋友啊,這都是人的問題,不要影響你跟神的關係啊……咦,莫非劉牧師也都是吃這帖長大的?(點頭中…)

請大家摸摸良心,都搞成這樣了還要說這種話不覺得很牛?爸媽碗盤齊飛,罵聲不絕,或是院長跟總統笑得合不攏嘴握握手…(對不起,離題了…)難道你要跟小孩說「學著點,本來就是這樣啊…」還是說「婚姻這種事,長大以後,你就會懂了…」?

有的朋友換教會,有的朋友隱居,但是心裡的痛不見得痊癒,沒人願意發生這種事,但是遇到了總要處理,而且很難自己處理,但是也不能搞個「基督徒受傷宣告大會」,或是拍個「基督徒療癒系列」偶像劇,甚至很難說「這是基督徒成長的一部分」,因為這本來就不是成長的一部分,這是意外,這是車禍,這是對撞,這是可以避免的,但是既然發生了,總要「面對」。

確實;有人的地方就有問題,這是常識,但是大家也別忘了,聖經說「絆倒人的有禍了…」我們若不正視這些「蜂窩性組織炎」甚至還責備說出真相的人是「國王新衣中的笨小孩」,那我們就真的是在擺爛了。

信仰強調的是「面對」而不是「逃避」,任何組織有人謀不臧的狀況都要接受公評,我們的社會正在進步中,大家不喜歡「掩蓋」這種手法,何況是追求真理的教會。

尋找「不傷人的教會」或許是烏托邦,但是「教會盡量不傷人」卻是無可厚非的原則,「如何不傷人?」仰賴的是從已經發生的悲劇中尋找良知,從制度殺人的窘況中尋找出路,最終憑藉的還是教會領袖的自省,沒有人希望有下一個受害者。至於已經受傷者,請不要自己舔傷口,從痛苦中再尋出路,讓傷口復原的過程增長智慧,恢復愛的力量,這本身就是一條十字架的路,總有成熟的基督徒可以彼此鼓勵。

如果公民社會都不斷進步,教會的腳步恐怕要再快一點才行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