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4日

為什麼被瞭解這麼難?


問問自己:「很多人瞭解你嗎?」
答案幾乎都是否定的,不管夫妻或是親子,更別提朝夕相處的同事朋友,愈親近的人了解指數往往愈低,很怪,不是嗎?


更怪的是;這代表我們自己也不是很瞭解別人。
如果我們彼此這麼不瞭解,那麼,「彼此相愛」是不是口號呢?
這樣好了,說「口號」會傷到很多人,我們換個說法:「彼此相愛是不是一種表態?就是說『我願意愛你』…」
大致上來說,我們願意彼此相愛,因為這個世界上真正的仇人很少,大部份時間,我們都願意博愛以及彼此相愛,但是;跟一群號稱彼此相愛的人在一起
就代表有被瞭解的感受嗎?

恐怕未必!
當我們跟一群彼此相愛的人在一起的時候,只表示相聚的時間很愉快,更深層來說,也代表在別人舉手之勞的情況下,我們會得到很多支持,但是我們真正的想法與感受有被這一群人理解嗎?這會是很大的問號!

太平盛世的時候,我們毫無疑問地覺得彼此相愛,一旦利害關係出現的時候,我們會赫然發現,我們過去感受的愛有很大程度的泡沫化,甚至不堪一擊,這時候就會浮現強烈的失落感同時很可能受傷離開這個曾經很親密的團體,然後再也不敢信任類似的團體了。
為什麼會這樣?
有人說:「人本來就很複雜…不要期待被理解…」
這話甚是,人確實複雜到自己都會嚇到自己。
但是,當聖經要我們彼此相愛的時候,人的複雜性並不會成為阻礙,否則聖經不會這樣教導。

真正的關鍵是:我們的文化!
彼此相愛的基礎是「彼此了解」,沒有足夠的瞭解,愛只是彼此取暖。
很多人把一起讀經禱告或是一起郊遊旅行,一起吃喝玩樂就稱為愛,那只是愉悅的感覺,是人與人的一種交集,其實彼此的了解只是皮毛(有些情侶與夫妻也只停在這個層次)。
真正「彼此了解」的基礎是「彼此尊重」或是「彼此信任」。
也就是不要帶著有色的眼鏡或是預設立場看待他人,這簡直就是天方夜譚。

因為人與人只要存在某種關係,就會產生期待,這個期待幾乎都會帶來傷害,因為不可能有人可以滿足我們的期待,但我們與他人一旦進入某種關係,我們又不可能沒有期待,所以啦,這樣就無解了,這就是我們的文化。
我們跟人互動幾乎都從某種主觀開始,很少有能力可以接受對方真正的樣子,要不是批判就是疏遠,要不然就投其所好,這樣很難有了解。
「瞭解」就是讓對方保留他的樣子,要成長要進步要突破,那都是對方的事,我們認清自己無能為力。

不瞭解一個人不是不瞭解,而是完全不懂「他怎麼會那個樣子?」
許多的不了解其實是「很難接受對方真正的樣子」,其實是一種「不認同」。
所以我們要被瞭解很難,因為身邊的人幾乎都有預設立場,這是人之常情,我們自己也有。

真正的信仰不是當一個「自以為什麼都知道」的上帝而是承認我們無法瞭解別人因而願意敞開胸懷去接受別人。
傾聽才有機會了解。
非常不容易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