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日

浪子回頭---聖經十大比喻(一)

如果問我,聖經裡最簡單卻最深邃的比喻,我一定把票投給「浪子回頭」!
知過能改,不就如此而已嗎?
不是!

耶穌說,一個人有二個兒子,小兒子要求把「應得」的家業分給他,之後就拿著財產奢華宴樂,磨到窮途末路才醒悟回家,父親張開雙臂擁抱浪子的同時,哥哥卻彆扭不肯進門(原文請見路加福音十五章)。

對熟知聖經背景的人來說;這個比喻是有很深的「神學含義」的,大兒子是猶太人,小兒子是外邦人,一個浪子回頭可以寫出不知道幾篇神學論文,但是;對一般讀者來說,光是字面意義已經夠豐富了。

一個簡單到不行的比喻卻道盡生命中至深的奧祕。
如果我是浪子,不見得有臉回家。
如果我是大哥,不見得嚥得下氣。

光是講這二位仁兄就可以發展出上百篇講章,我最近興致勃勃要去一個教會主日崇拜分享「浪子回頭最新領受」卻接到主任牧師來電請求「換一篇」,原因是;太多講員講這一段了,各位就可以想像這是多麼貼近現實生活的比喻。

只是;當所有的焦點都擺在「浪子」兄弟二人的時候,我們很少真正去體會「為父的心」,但這才是這個比喻最核心的重點,當我們注意浪子兄弟的時候,其實是很「自我」的,因為我們不是浪子就是那個哥哥,我們很自然把注意力放在跟自己處境相關的情節而忽略了整個比喻的主角是「父親」而不是「浪子」,我們只關心自己回不回得去,同時也擔心會不會遭哥哥排擠,這是很自然的心理投射,但是我們很少真正去關注「父親的感受」。

如果我是父親,根本不允許「人還在就分遺產」,哪來的「應得的產業」?不都是老爺子的嗎?這種兒子套句老人家的話;直接「吊起來打」,還真讓他分財產?

但是;慈愛的父親卻允許「大逆不道」,這才是人生最難的功課。
如果連「上樑不正」的父親都會期待「歹竹出好筍」,何況「用心良苦」的父親又怎能接受自己的兒子如此「不成材」?
優秀的雙親不保證養出懂事的小孩…
愛主的父母不建德養出敬虔的兒女…
「愛一個人」這種事,往往「十分耕耘都沒有一分收獲」…
有本事嗆聲「分財產」就給我保證「衣錦還鄉」,搞到渾身餿水才狼狽歸家,丟臉的是你,心痛的卻是老爸啊。

還有家裡的「宅男」大哥啊,不敢出去混就認份一點,等到老弟回家才生悶氣,還鬧脾氣不肯進家,一副「早知道可以這樣玩,那我當初也出去…」的衰樣,這算哪門子英雄豪傑?既然決定在家,就要有「苦守寒窯」的GUTS,這樣虎頭蛇尾,豈不是完全給人「看破手腳」?

養出這二個兒子,我要是父親真的當場就「含笑九泉」了!
浪子回頭裡的父親令人敬畏!

有浪子出走的氣魄,有低頭屋簷的勇氣,已經很了不起了,但是;擁有一顆「為父的心」是最難的!

多少無眠的夜晚,多少憂慮的眼淚,多少無言的嘆息?
罵人容易,發飆過癮,但是;有什麼意義?

親愛的朋友,也許你我一輩子會有幾次當浪子,感情的,事業的,信仰的,自我放逐的…但是;多數時候;我們其實都在演「父親」。

夫妻之間,親子之間,朋友之間,整個人與人之間,不管你是男是女,不都是一顆「為父的心」在維繫著?!我們也在這個過程中更認識上帝,更識透自己,但是…好難。

當「恨鐵不成鋼」,當「深愛的人傷我最深」,當「孩子不懂事」,當「人生不盡如意」…
無盡委曲湧流時,浪子回頭比喻裡的父親卻在天上會心微笑…

原諒,體諒與承擔…
這就是「浪子回頭」的精華!

這個比喻不是拿來讀的,是拿來哭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