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貧富極度不平均的時代裡,多數人讀到耶穌這個比喻想必大快人心!
這就是人的本能反應,自己不是有錢人就希望有錢人得到報應,讚美這位「公平的主」,如果大家是這個反應,還是好好想一想這個比喻真正的意思。
耶穌說,有一個財主穿著紫色衣服,天天奢華宴樂,無視於他的門口有個乞丐,渾身生瘡,直到有一天;二個人都死了,乞丐卻在亞伯拉罕懷裡,財主則在火中煎熬,並央求乞丐給他一滴水,卻是不能,他退而求其次,希望上帝派這個乞丐死而復活去勸他的五個兄弟,上帝竟也回絕他,理由是「他們已經有摩西跟先知的話,再加個死裡復活也是枉然」。(原文見路加福音十六章)
這是個非常豐富的比喻,裡頭藏了很多教導,可惜大家卻常常錯誤解讀為「窮人上天堂,富人下地獄」。
用貧富決定未來的命運當然是非常情緒化的直覺,冷靜想一想,多數富裕的人還是懂得貢獻社會的,相反地;許多沒志氣的窮人一樣作姦犯科,還認為「社會欠他很多…」
所以用這個比喻來平衡自己的仇富心裡固然效果頗佳,但事實上根本不是這麼回事兒。
用貧富決定未來的命運當然是非常情緒化的直覺,冷靜想一想,多數富裕的人還是懂得貢獻社會的,相反地;許多沒志氣的窮人一樣作姦犯科,還認為「社會欠他很多…」
所以用這個比喻來平衡自己的仇富心裡固然效果頗佳,但事實上根本不是這麼回事兒。
這個比喻當時是講給以色列人聽的,他們都是亞伯拉罕的子孫,富人無法回到亞伯拉罕的懷裡主要的原因呈現在他對上帝的請求中:「請拉撒路去呼喚我兄弟『悔改』…」沒錯!重點就是「悔改」,正確的宗教不能救人,除非我們活出正確的生活方式,不管這個財主有沒有遵守十一奉獻或是正常獻祭,這已經不重要,關鍵是他並沒有遵守整個誡命的核心去愛該愛的人,他希望拉撒路死裡復活,很可能因為他的兄弟常去他家「跑趴」都認得這個傢伙,他們是不是富二代不得而知,但是天天跟酒肉朋友紙醉金迷是很確定的,裡面很可能包括了他的五個兄弟,所以他才那麼緊張。
從這個請求中,我們會發現財主不是壞人,他起碼關心家人,但是這一點不足以救他脫離死後的痛苦,上帝很清楚地告訴他「你生前享過福」,這句話對於許多「及時行樂」卻自認不是壞人的朋友不啻當頭棒喝,原來;「以享樂為人生意義」的人結局已經定了,就是「與神無關」,人活著必須有個意義跟目的,因為我們是神的兒女,照祂的形象造的,失落了這個前提就萬劫不復了。
整個比喻的重點不在乞丐而在財主,因為耶穌講這個比喻的原因是法利賽人貪愛錢財,當耶穌提到「一個人不能又事奉神又事奉錢」的時候,宗教人士作賊心虛地取笑耶穌,於是;耶穌講了這個財主的比喻,為了跟無知的財主作出強烈的對比,所以才有乞丐這個角色,所以大家可別拿乞丐當作「窮人上天堂」的保證書。
從這個請求中,我們會發現財主不是壞人,他起碼關心家人,但是這一點不足以救他脫離死後的痛苦,上帝很清楚地告訴他「你生前享過福」,這句話對於許多「及時行樂」卻自認不是壞人的朋友不啻當頭棒喝,原來;「以享樂為人生意義」的人結局已經定了,就是「與神無關」,人活著必須有個意義跟目的,因為我們是神的兒女,照祂的形象造的,失落了這個前提就萬劫不復了。
整個比喻的重點不在乞丐而在財主,因為耶穌講這個比喻的原因是法利賽人貪愛錢財,當耶穌提到「一個人不能又事奉神又事奉錢」的時候,宗教人士作賊心虛地取笑耶穌,於是;耶穌講了這個財主的比喻,為了跟無知的財主作出強烈的對比,所以才有乞丐這個角色,所以大家可別拿乞丐當作「窮人上天堂」的保證書。
值得一提的是上帝對財主請求的駁回,乍看之下;這個請求合情合理,但是上帝卻提出了一個祂的原則,「摩西跟先知的話已經足夠,神蹟奇事只是畫蛇添足」,同樣的教導也出現在整個新約,包括使徒行傳的神蹟奇事都是「隨著所傳的道」,一個人不對自己的生活方式負責只想用神蹟奇事來改變絕對是緣木求魚。忠於聖經的人不會反對神蹟奇事,但是也不會熱衷於神蹟奇事,神蹟奇事若能改變生命那是好事,否則也只是熱鬧一場,上帝沒興趣。難怪有人要求耶穌「露二手」神蹟瞧瞧,耶穌直言「除了約拿的神蹟,沒有別的神蹟」,耶穌說的是自己的死裡復活,所以基督徒最穩固的信仰基礎就是「死裡復活如今掌權的耶穌」!
窮人總是沒朋友,只剩一隻狗來舔,有錢人永遠不缺朋友,這一幕,神是知道的。
這個比喻是拿來嘆的。
這個比喻是拿來嘆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