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5日

日落大道的狂歡悲歌----拉斯維加斯

第三次來訪拉斯維加斯!
隨便在哪裡拍照都看得出來是拉斯維加斯。
因為充滿著人類現代文明的極致呈現。
四圍環山的沙漠發出耀眼的光芒,所有的東西都是人造的。
一大早漫步在荒蕪人煙的繁華中,這個城市總是醒得很晚。
看著google顯示的步行方向,想要截彎取直卻是不行,因為看起來的空曠都被財團的圍牆清楚劃分,不是籬笆就是圍牆,宣示著各自的主權。
耀眼的城市從行人路上觀望卻是另一番景象,往裡看,每個圍牆內都是高檔設施與金碧輝煌,但要享有則是所費不貲,標準的「看得到,吃不到」,只要離開市中心就看得出原本的一無所有,就像卸了妝的素人,不會想多看一眼。
與接待同工用完午餐,他隨手一指,敘述著幾十年前這裡是荒郊野外,如今,很多地方就連停車都要收費了,這裡的台灣人說,他剛來的時候人口40萬,現在二百多萬。
拉斯維加斯是個奇特的城市,所有的璀璨都是裝扮出來的,百分百的美容整形,人們卻絡繹不絕,就連機場候機廳都很拉斯維加斯。
這個城市夾雜著正在開發的未來美夢與斑駁沒落的昔日繁華,當然,更多的是當下日夜顛倒的紙醉金迷。
誰知道,再過幾年米高梅與凱薩酒店會不會奏出夕陽近晚的悲歌?
過去,現在,與未來糾結交織著這個不夜城。

讓人想起創作歌手梁博「日落大道」描寫拉斯維加斯的歌詞:
「我們奔跑在這條路的中間,我們哭泣在這條路的二端」
「每當黃昏把陽光都渲染,我看到夜的黑暗」
「拉斯維加斯往返的路上,我看見,這裡無人煙」
確實,前往拉斯維加斯的路上一脈荒涼,我們奔跑在路的中間去找樂子,但是路的二端卻是哭泣,痛苦的人群去找樂子,但是在來去之間那路的二端卻是掙扎,於是歌詞又出現:
「我們奔跑在這條路的中間,我們迷失在這條路的二端」
這就是拉斯維加斯。
以前只覺得這首歌別有風味,此番人在拉斯維加斯,卻有著全然不同的體會。
週六散會後,這裡的台語教會邀我共進晚餐,一進餐廳就看到本週當地華文報紙,頭版是「拉斯維加斯是罪惡城」,內容描述學術機構的調查,綜合了浮誇與慾望還有懶惰種種指標,拉斯維加斯再次當選全美第一的罪惡城,難怪有人說,這裡變成21世紀的所多瑪與蛾摩拉,充斥著酒精,慾望,毒品,賭博,還有各種刺激感官的裝置與演出,同時還聚集了世界各地好奇觀望的旅客。
週日上午我出來散步,搜尋了一下「拉斯維加斯」,出現的新聞便是,根據美國夜總會雜誌最新調查,「全美最賺錢的前十名夜店,拉斯維加斯佔了七個」。
於是,我認真思考:「基督徒在這裡幹什麼?」「台灣人來這裡幹什麼?」
吃苦耐勞的台灣人早期都來經營小規模的motel,直到大型酒店興起才收手,然後就住了下來,許多退休人士喜歡這裡的天氣與方便,所以在這裡置產。
但我相信上帝帶他們來這裡真正的原因是「成為50個守望的義人,讓這個城市不被毀滅」,否則,像羅德一樣掃到颱風尾,遭池魚之殃,豈非無辜?
請大家為拉斯維加斯的七間華人教會禱告,這裡的台語教會也是內華達州唯一的台語教會,但願我們成為他們的夥伴!
p.s或許我應該組一個旅行團,邀請大家用「屬靈」眼光來認識這個美國鑽石背後的歡喜與悲哀,順便拜訪當地教會
附上「日落大道」音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