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12日

沈溺賺錢,是不是一種沈迷?


由於寶卡夢熱潮讓大家對於「沈迷遊戲」這個陳年議題再起波瀾。
傳統價值上,總認為「打遊戲」是壞事,這跟當年「打撞球」是壞學生一樣,都有它的背景。


身為基督徒,規勸大家不要沈溺電玩是很容易理解的價值觀,因為電玩不僅傷眼睛而且容易造成人際疏離,對於一個人的身心靈都弊多於利,同時對於屬靈的提升也沒有幫助,所以大家都接受這個看法。

問題是,無論教會如何宣導,基督徒父母幾乎還是無法解決「小孩喜歡玩電玩」這個困擾,也就是說,我們反對歸反對,但是幾乎無法遏止孩子們打電玩的需求,寶 卡夢上市以後,即使大家基於各種理由表達「適可而止」的最低接受尺度,對於沈溺其中的人其實一點兒幫助都沒有,父母恐怕也不覺得閱讀這些資訊對管教小孩有 何幫助。
到底怎麼回事兒?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當我們擔心孩子與配偶沈溺遊戲之際,往往是因為我們自己沈溺於賺錢。
「沈迷」當然很難聽,多數的人賺錢根本是「不得不」的無奈。
如果有更簡單快速又正當的賺錢方法,誰喜歡加班賣命?
可惜沒有!
所以我們只好爆肝加班,只為了溫飽。

就這樣,當大人必須花很多時間謀生的時候,小孩未能得到足夠的關心,處在壓力之中,沈溺電玩或是任何遊戲,難道不是一種「不得不」?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若是沒有這些遊戲,他們會不會做出更可怕的事?會不會染上更糟糕的習慣?

這種說法,當然不是贊成或是認為沈溺網路或遊戲情有可原(因為這些也不是好的解決方案),只是想提醒關心這個話題的人,我們到底有沒有誠意幫助這些沈溺的人,或者只是一種道德宣言?
這樣說吧,若是他們沒有那麼大的壓力,沒有許多苦悶,或是說,他們活得很快樂,很被理解關心,人生很有盼望,生活無憂無慮,而且可以輕易找到社會認為「更高尚」的休閒,誰要沈溺手機遊戲?
我們當然可以說「去彈琴啊,繡花啊,畫畫啊,打球啊,下棋啊…」但是,請問這些嗜好是樹上掉下來的嗎?
學琴不用錢嗎?
畫畫,下棋跟才藝都是免費的嗎?
出去走走不必塞車嗎?
出去打球,很容易找到場地而且天氣很好嗎?
培養嗜好的過程不必家人鼓勵參與嗎?

不知道我們這些發表各式言論的人,到底有多少人真正玩過寶卡夢?
說實話,從「遊戲」角度來說,這並不算是一個好玩的遊戲,可以說,有點兒「呆」,不是很有變化,只是創意很炫,這就是許多人認為熱潮很快會過去的原因之一。
但是,生活中沒有激情的人,難道不需要熱潮來調劑?

當我們「不贊成」某件事的時候,我們究竟有沒有替代方案?
如果我們自己也沈溺於某種「看來比較正當」的生活方式而忽略了身邊的人,我們可能比沈溺遊戲的人更可悲。

生活真的不容易,任何改變都需要決心以及很多陪伴還有鼓勵。
「沈溺」就是最好的反省時機。
基督徒是懂得修正自己,常常對準「愛」的人。
如今長存的,有信,有望,有愛,這三樣,其中最大的是愛。(林前13:1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