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9日

這裡有場好便宜的特會!談教會活動的促銷思維

教會活動到底該不該促銷?這是一個非常不容易回答的問題。讀者如果注意到近日一則新聞,提到韓國名牧來訪,同時聚集台灣的「一時之選」,都是A咖牧者,相當一線藝人,營造眾星雲集的氣氛,同時也強調,平日要得到這麼多牧者祝福,要花數萬元機票,如今只要花1000元報名費,真是「小資幸福」,最後也不忘提醒讀者其他東南亞國家的信徒已經躍躍欲試,臺灣信徒千萬把握機會。


從傳統保守的角度來說,這是一種向世俗妥協的商業思維,如果您從小參加教會活動,現在看到「參加營會抽獎手機」或是「決志送名人手環」以及「來佈道會送十字架」應該都會十分不習慣,覺得信仰已在變質中。
但是如果從「福音總是傳開了」的角度來說,這樣做似乎只是比較現代化,應該跟媚俗或是商業模式扯不上關係。就這樣,正反雙方各自堅持,幾乎沒有交集!
要思考這個問題,或許可以考慮從「歷史」角度來切入,會看得更詳盡。福音入華以來,由於背景差異甚大,基督信仰花了很大的力氣也嘗試了很多方法打破跟一般群眾的隔閡,這是可以理解的。
我們試過開醫院,辦學校,設置各種社福機構,我們也試著在電線桿貼上各式標語,甚至在福音車上貼上末日迫近的貼紙,目的就是渴望人們信耶穌,近年來的福音解籤以及收驚禱告也都是類似的思維。許多看似瘋狂的舉動背後其實充滿愛心,動機甚至無懈可擊。這樣的做法效果好不好也許見仁見智,但是福音入華超過百年,基督徒比例依然十分低迷,顯然我們的習慣性思維有一些檢討的空間。
什麼是慣性思維?
首先就是「邀請人家來教會」這種天經地義的思維。基督徒所做的一切努力看在外人眼中只有一個目的,就是「帶人進教會」。我們很少思考「然後呢?」這種問題。全球華人這麼積極傳福音,每年復活節與聖誕節都有許多新朋友受洗,甚至可以集結「千人洗禮」,但是基督徒人數增長依然有限,只有一種解釋,那就是「後門大開」,先不提基督徒流失,光是自己下一代就留不住,這就是值得省思的大問題。
以筆者為例,當年父母從中國大陸來台,如今家族已經從2人增長為14人,足足有7倍之多,如果基督徒家庭不傳福音,光是好好帶自己小孩,目前基督徒比例也不會這麼稀少。也就是說,我們不眠不休傳福音的同時,其實完全無法把人留住,看看傳統教會的高齡化,我們就不難明白這個道理。
原因何在?因為我們把傳福音等同於「講道理」,一個人進了教會,個性與思維沒有改變,只是從廟會改為主日崇拜,拜拜改為禱告,等於「換一個神」並且「改變宗教儀式」,這個信仰對真實的生活沒有產生真正的影響,甚至在教會團體裡頭還有勾心鬥角與權力鬥爭,受傷離開的人就更多了。在這樣的思維之下,不斷「以會養會」,促銷信徒參加特會,效果還剩多少,不免令人質疑。
第二個根深蒂固的傳統思維就是「有效與否」。這些年來,教會廣告「有效」的手法日趨激烈,鼓吹信徒訪韓也好,跑新加坡特會也好,標榜的都是「效能」,信耶穌就是提升信仰效能,信耶穌超級有用,除了醫病還能改善財務,教會就是比誰的人數多,增長快,並且在教會培養「名牧」,在信徒中提高能見度與知名度,讓海內外教會權威人士代言,盡量找到「有效動員」的方式,只要請來大教會牧者就是「票房保證」。這樣的思維目前看來也有山窮水盡之勢。
回頭來談韓國名牧來訪的新聞,這樣的聚會額滿可期,會後的口碑也無庸置疑,但是強弩之末的態勢也相當明顯,姑不論在神學上對於此類聚會的褒貶不一,單從最表面的「市場性」已經盡顯疲態。
任何商業思維都知道,「促銷」是一種警訊,一種「滯銷」的微妙呈現。這則新聞甚至用「最後一次」訪台來做宣傳重點,也不是很在乎這位牧者在韓國司法被判有罪的事實,反正「最後一次」高過一切,他的教會規模就是他的品牌保證,台灣牧者訪韓無數,當然要眾星拱月熱烈回報。
只是,這樣的操作還能多久?參加的信徒跑完這「最後一趴」,然後呢?當然啦,這些都不是信徒關注的重點,光是「最後一次」就是令人睜不開眼的亮點,就讓我們把握特會吧?!
這樣的思維,看在局外人眼裏,簡直就是霧裡看花。馬丁路德改教500年了,我們究竟把這個信仰怎麼了?答案只能留給讀者無限思考了!

https://weproclaimhim.com/?p=3149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