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9日

你必須知道的「角色性抗拒」…


有沒有發現,你說的話很有道理,但是孩子跟配偶都聽不進去,一模一樣的話換個人講就會讓他們獲得很大的迴響?而且愈有道理的話,他們愈反感?
這就是「角色性抗拒」!


就連先知在本地本鄉也不受歡迎,外來講員卻總是被禮遇,這就是一種「角色」的微妙心理,與「能力」幾乎無關。

在華人威權社會的背景下,這種抗拒相當明顯,我們很討厭有人說教,他說得愈有道理,我們就愈沒有理由抗拒,但是心理卻更反感,因為找不到一個抗拒的理由,這就是人的罪性。
整本舊約都在說明這個現象,聖經稱為「悖逆」,我們稱為「叛逆」,就是情緒上的抗爭。
以色列人知道誡命,但是卻厭煩遵守,他們覺得拜偶像比較有趣,各種異族風俗比較刺激,即使整個國家都因此滅亡了,他們也不敢再拜偶像,但是依然活在一種陽 奉陰違的無奈中,這就是以色列亡國後先知責備的信息,有點兒像一個先生吃過很多外遇的虧,出於恐懼,不再敢搞婚外情,但是總覺得跟這個太太很無趣是類似的 道理。

上帝希望跟人建立親密的關係,但是人的罪性卻讓我們一直無法進入這種關係,所以上帝差派甜蜜的聖靈在你我心中工作,但是就算如此,上帝還是要非常忍耐我們的幼稚與叛逆。
在人與人的親密關係中也經常是這樣,我們基於求好心切,就會對身邊最親近的人滔滔不絕,講一大堆難以辯駁的道理,卻沒有意識到他們的情緒反應。
最常出現的情況就是:「我們是對的,但是他們覺得很煩…」
例如媽媽在小孩一進門就說「快去寫功課」或是「把書包放好」而不是說「回來啦,桌上有點心」之類。
妻子也常對剛進門的先生說「回來啦,剛好,去樓下幫我買XXX」而不是說「回來啦,我買了你喜歡的東西」。

媽媽或妻子管理一個家,很少是錯的,她們說的話十句至少有九句是無法駁斥的,例如「順手把碗洗一下」「杯子放回去」「襪子丟到藍子裡」…這時候,接收訊息的人最多也只能說「等一下…」然後就不知道該如何抗拒了。
這些事都是該做的事,也幾乎都是小事,但是基本上也不是什麼令人愉悅的事,所以我們會很煩,其實說的人也很煩
如果不懂這種心理,我們就會難以理解為什麼對方總是長不大,然後我們愈不理解,對方就會愈掙扎,變成惡性循環,非常詭異。

家庭不是法庭,對錯無助於關係,相反地,是先有了關係才好講對錯。
耶穌沒有端出「上帝的架子」用威權角色說服撒該先捐錢,而是直接先住他家,然後撒該才悔改,因為愛不是一種對價關係,而是理解對方的感受。

如果我們自己依然活在「角色性抗拒」中,證明我們沒有長大。
如果我們身邊的人活在「角色性抗拒」中,我們就多體諒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