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人活著就是追求「滿足感」,吃喝玩樂的背後就是「滿足感」作祟。
知道嗎?我們可是人類史上最容易彼此窺探的一個世代,只要一個手掌大的手機,我們就可以知道全世界在幹什麼,不管認識或者不認識。
這是好事,也是壞事。
好事不用說了,壞事就是不管願不願意,我們都被甩進一個永無止境的賽道上,看著別人超車,看著別人得獎風過光,看著別人錦衣玉食,看著別人環遊世界,然後偏偏這又是個「炫富」的時代,任何人擁有任何有形無形的東西,都會毫不客氣地展示出來,沒有人故意要傷害誰,但是…事就這樣成了。
竟然有一種研究,是請長期使用臉書的網友一天接受五次問卷,研究指出,只要不斷上臉書,這些人對自己的滿意度就開始降低…
這其實很合理,想想看,一個一直離不開臉書的人,不就等於一直在關心別人怎麼生活,這種人會對自己滿意才怪。
畢竟,太平凡的東西,大家也不太好意思po出來吧,您在自己房間點一根蠟燭祝自己生日快樂?您最好不要看到班上最受歡迎的人包下必勝客,全班都出席,除了你以外,因為你剛好跟他同一天生日。
諸如此類的事實在多如牛毛,你很可能發現朋友小孩的一雙鞋比你小孩全身上下加起來還貴很多。你也會發現你老公還在加班,人家老公已經帶全家上館子,而且一定要照出一整桌的菜。
更可恨的是,年過中年,你會偶而被加入一個同學會之類的群組,然後發現裡面的人都沒有變老,你卻沒有頭髮了,那些人是蠟像嗎?
當然,你也不可避免會知道某個人的年終獎金比你一年薪水還多…
那種「不如死了算了」的感覺驅使你更勤奮地瀏覽,想找到幾個衰神來平衡一下,但是,奇怪捏,網路上的人好像過得都不錯?想看名人出糗,好像只能寄望八卦雜誌囉!
其實,人是永遠不會滿足的。
看女人買衣服,男人買3c,還有小孩打電動不斷追求破紀錄就可以明白了。
社群,剛好把這種不滿足感徹底解放了。
我們本來不會知道這麼多的,現在…很好,我們什麼都知道了,該知道的跟不該知道的…想知道的,跟不想知道的…這在聖經可以稱為「試探」。
只要把自己放進「比較」的賽道,我們就永遠不會快樂,因為「競爭只有輸家,沒有贏家」。
書裡引用的名言是「人生的組成是10%的事實加上90%的反應」,也就是說,過得好不好是看你「如何看待」自己的人生。
社群不是壞東西,但是,上去以前,自己要想清楚。
明日預告:第2章 大家看起來很熟,其實也沒那麼熟…
這其實很合理,想想看,一個一直離不開臉書的人,不就等於一直在關心別人怎麼生活,這種人會對自己滿意才怪。
畢竟,太平凡的東西,大家也不太好意思po出來吧,您在自己房間點一根蠟燭祝自己生日快樂?您最好不要看到班上最受歡迎的人包下必勝客,全班都出席,除了你以外,因為你剛好跟他同一天生日。
諸如此類的事實在多如牛毛,你很可能發現朋友小孩的一雙鞋比你小孩全身上下加起來還貴很多。你也會發現你老公還在加班,人家老公已經帶全家上館子,而且一定要照出一整桌的菜。
更可恨的是,年過中年,你會偶而被加入一個同學會之類的群組,然後發現裡面的人都沒有變老,你卻沒有頭髮了,那些人是蠟像嗎?
當然,你也不可避免會知道某個人的年終獎金比你一年薪水還多…
那種「不如死了算了」的感覺驅使你更勤奮地瀏覽,想找到幾個衰神來平衡一下,但是,奇怪捏,網路上的人好像過得都不錯?想看名人出糗,好像只能寄望八卦雜誌囉!
其實,人是永遠不會滿足的。
看女人買衣服,男人買3c,還有小孩打電動不斷追求破紀錄就可以明白了。
社群,剛好把這種不滿足感徹底解放了。
我們本來不會知道這麼多的,現在…很好,我們什麼都知道了,該知道的跟不該知道的…想知道的,跟不想知道的…這在聖經可以稱為「試探」。
只要把自己放進「比較」的賽道,我們就永遠不會快樂,因為「競爭只有輸家,沒有贏家」。
書裡引用的名言是「人生的組成是10%的事實加上90%的反應」,也就是說,過得好不好是看你「如何看待」自己的人生。
社群不是壞東西,但是,上去以前,自己要想清楚。
明日預告:第2章 大家看起來很熟,其實也沒那麼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