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15日

營會,還有未來嗎?

暑假對基督徒來說,就是營會高峰期,這也讓基督徒青年的暑假規劃不同於他人。所謂「營會」真的是五花八門,從宗派傳統營會到大型營會再到國內外短宣,內容從佈道培靈到研經,年齡從國小到社青,簡直是任意搭配。
這種暑期營會歷史非常悠久,一直都是教會的主力航空母艦,無數的青年學子包括海外短宣隊來台都得到寶貴的造就與成長。
然而,隨著社會節奏狂奔,不知道基督徒有沒有發現,「營會」這帖類固醇似乎漸漸在失效當中。或許表面看來,營會依然有聲有色,熱鬧滾滾,教會也樂此不疲,但是營會模式與現代生活的脫節卻是不爭的事實,盛況不易持久,等大家察覺的時候,恐怕大勢已去。
在這個如同戰鬥陀螺快速變遷的世代,營會面對了二大挑戰:

1.活動設計遠遠不及電玩

營會籌備早就步入腸枯思竭的年代,學員動不動就說無聊,勞民傷財的營會究竟意義何在已經令人質疑,尤其為了維繫傳統辦營會更是欲振乏力。

2.人的吸引力遠遠不及3C

「講員」邀請已經成了營會的痛處,隨著5G時代即將來臨,台下學員滑手機的情況不難想像,以現代人對「人」的冷漠恐怕連「招生」都舉步維艱。
讀者不妨注意,「成功」的大型營會幾乎都採商業模式,重視「娛樂化」並且耗資不少,這樣的營會已經漸離「教育」本質邁向「消費者」模式,叫好叫座卻未必有實質信仰幫助,藥效一過,馬車迅速變回南瓜,熱鬧一場,生命改變有限。許多用心經營的營會卻乏人問津,逐年凋零,令人唏噓,這是市場的殘酷現實。
即使目前敗象未露的營會恐怕也難以為繼,因為這些營會的主要對象都是年輕人,隨著家庭的瓦解或是隔代教養,傳統營會面對的年輕人挑戰難以想像,不管是同性戀或是媽寶都不是教會輔導招架得住的。
所以,營會還有未來嗎?從本質來說,營會絕對有著無可限量的未來。因為營會本身具備天生的吸引力。

第一個吸引力就是「聚集」。

當網路把看似親密,時時可以分享資訊的群組「拆散」之際(君不見所有坐在一起的人都在滑手機,包括捷運與餐廳)營會帶來了現代人最缺乏的「聚集」。這樣的聚集跟學校與上班大不相同,只要營會的聚集經過縝密設計,聚集帶來的互動絕對具有強大吸引力。
遺憾的是;基督徒領袖的思維往往相當恐龍,非常缺乏創新,營會只是變相政令宣導,相當於軍中的莒光日,頂多往「好玩」這種膚淺的思維靠攏,完全掌握不住營會真正的本質,抓不住方向就變不出花樣,基督徒營會不需要去跟電玩競爭,而是要掌握「為何聚集」的真諦,不能利用聚集的機會來說教,或是把想要洗腦的知識藏在活動中,那都是過時的想法,不會被學員接受的。
「有效聚集」是激發學員彼此之間的群體動力,讓他們自己去發展而非被操控,這樣的方向對習慣掌控的教會文化來說,非常陌生啊。
因此,只要搞清楚聚集的目的,營會就復活了。

營會第二個吸引力在於「交流」。

網路社群的核心價值就是「交流」,營會完全提供了精準的平台,學員終於可以走出虛擬以及人工智慧與真實的人性互動,只要有好的設計(千萬不要再來破冰遊戲或是小組分享那些老套啊),營會是可以「帶動」交流的,交流的吸引力就在它本身的「不可預測」性,在交流中會有許多即席的火花,這是很有魅力的,如果都在意料之中,誰有興趣呢?
因此,如何讓營會達到交流的目的是成敗的關鍵。

營會第三個吸引力在於「提供表現機會」

古代的「聚賢莊」之所以吸引人就在於各路英雄好漢齊聚一堂,大家拿出壓箱寶來證明自己,大家使出渾身解數,那就精彩了。營會的互動沒有包袱,大家來自天涯海角,都是年輕人,個個想證明自己,這樣的聚集精彩可期。一旦營會扼殺了創意,只想讓學員照自己期待演出,這樣的營會就註定失敗。
看過「飢餓遊戲」電影或小說的人都會承認,這是不同於以往的思維模式,那種天馬行空,不按牌理出牌的劇情發展,不斷出乎大家意料之外(之前的哈利波特也是如此),這就是文化的特色,生命會自己找出路甚至殺出一條血路。
營會,不是沒前途,而是我們限制了營會的本質,只要善用營會的吸引力,營會仍有催燦的未來啊!

https://weproclaimhim.com/?p=365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