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4日

把說話當「丟垃圾」,把別人當「垃圾桶」?你嘴巴好臭!

一早起來,我們常常對家人反應一下,以免出門受窘。
有口臭的人要隨身攜帶口香糖,以免不禮貌,只是我們都沒想到「說話才是最臭的」。
關於這一點,聖經有個有趣的記載。

有一次生活習慣很龜毛的宗教人士居然質疑耶穌,他的門徒吃飯沒洗手,夠好笑吧,不過,這當然有當時的時代背景,重點是;耶穌非常幽默地將了一軍回去說,不洗手頂多拉肚子,不會污穢人,不是真的髒,說出來的話才會汙穢人,那才是髒。

這真是一語雙關,一方面提醒宗教人士不能滿口仁義道德,一方面教育門徒要重視內心的聖潔以及說出來的話勝於某個品牌的清潔劑或是香水。
這真是極具創意的教學法。

華人非常注意「黑心食品」,在養生的前提下,我們謹慎小心吃進去的東西,耶穌卻在二千多年前就提醒我們「黑心言語」更要注意,看起來無害的說話方式卻藏着垃圾,食物影響身體健康,說話卻影響心理健康。

我們無奈的時候,通常不會說「我好無奈喔…」而是說「你這個人,真是…」,我們難過的時候也不會說「我好難過…」而是說「我怎麼會有你這種小孩…」,我們沒有安全感的時候當然不會說「我好沒安全感噢…」而是「我這麼辛苦養你,長大要孝順…」
也就是說;我們常常無形中把說話當作「丟情緒垃圾」而不是當作「溝通的方式」。

這就是為什麼夫妻失和沒好話,專挑最毒的話來講,因為關係不好的時候,彼此都累積很多情緒,裡面的垃圾桶滿了當然把對方當垃圾車,難道還客氣嗎?

當我們沒有更健康的方式發洩情緒,甚至我們沒有察覺自己在壓抑情緒,試問;這些疲倦的情緒會自動蒸發嗎?當然不會!它們會通通跑到心裏某個角落躲起來,等到集結成群再集體爆發,這時候就不好收拾了。

說話本來是一種溝通,也是一種表達,讓外界知自己的狀況,但是當自己裡面很亂的時候,說話就變成「丟垃圾」,別人就變成垃圾桶。

這種習慣什麼時候開始的?通常是小時候成人就把我們當垃圾桶(有的還更衰被當成「出氣筒」),我們熟悉這種說話模式以後;長大當然也不自覺把別人當垃圾桶。
如果是一種習慣,當然也不會承認自己「隨手丟垃圾」,因為自己根本沒發現那是垃圾。

當父母說「又在打電動…」的時候,請問有任何實質意義嗎?孩子聽了很煩,因為他聽見的其實是「父母的挫折感」,如果父母說的是「打電動的時間結束了吧,再給你五分鐘」,這個說話就清楚多了。

當配偶說「你真的很爛…」的時候,對方會反省嗎?別傻了!還不如說「請您行行好,幫我去路口買一瓶牛奶」比較實際。

我們到底真的在「說話」還是在「丟垃圾」?這是學問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