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10日

基督徒,你為什麼不懷疑?

懷疑?天哪,這不是基督徒最忌諱的事嗎?基督徒不就是「相信」嗎?是的,基督徒講究的就是「相信」,但是,「相信」是哪裡來的呢?不就是「懷疑」嗎?沒有一個「從懷疑到確定」的過程,何來相信?500年前的馬丁路德如果沒有從懷疑行為稱義到確定因信稱義,你我今天會不會還在購買贖罪券?

當然,真理是不容懷疑的,對一個已經信主的基督徒來說,如果還在懷疑「上帝真的存在嗎?」或是「上帝真的公平嗎?」又或是「耶穌真的是神嗎?」那就絕對是「動搖國本」了,這種對於基要真理的懷疑應該是成為基督徒之前的必經過程,自從成為基督徒之後,我們就邁入了信心的生活。只不過,這種所謂「信心」是否該無限上綱至教會所有的教導呢?不無疑問!有理性就會懷疑,「懷疑」是人的本能,有缺點也有優點,缺點是會打擊安全感,優點是可以進步然後提升安全感。
舉例來說,台灣早期的「三民主義統一中國」是不容懷疑的,但是時間說明了現實與理想的差距。全民也曾經寄望於政黨輪替的美好,但是,真實的經驗讓我們破滅,嚴格來說,這是很正常的,所有「非關真理」的部分都是值得懷疑的,這也是人類進步的動力。懷疑讓我們不斷確定自己依然走在對的路上,懷疑讓我們有能力修正錯誤的路線,每個基督徒都需要知道,信仰的哪些部分是可以懷疑的,哪些部分是不必懷疑的。這種基本的觀念也適用於生活的每一個層面。
我們可以確定爸媽很愛我們,但不代表我們不能質疑他們管教我們的方式,夫妻彼此相愛可以不必懷疑,但是對方某些決定與價值觀當然是可以質疑的,我們不懷疑司法的公正不等於我們相信每一個法官都不收賄絡。這可以說是一種常識。
但我們卻發現,很多基督徒被教導「不准懷疑」,尤其是教會的組織運作。我們當然不用懷疑上帝的存在以及聖經的無誤,否則我們就會掉入無盡的空虛裡,但我們當然可以懷疑教會該不該建堂以及小組長的權柄到底哪兒來的,或是教會正在推動的路線……諸如此類的問題。
當然,作為一個牧師,肯定是不喜歡會友質疑的,或者說,多數人都希望別人對自己盲從,尤其是「底下」的人。但這樣是對的嗎?尤其是一個教會領袖,會眾真的是我們「底下」的人嗎?就算是,難道他們沒有權力懷疑教會與牧長的決策嗎?現在是什麼時代了?這恐怕是所有基督徒必需嚴肅面對的問題。一群不會懷疑的基督徒在一起,只會依循古法,把傳統視為真理,那不就是走上僵化與儀式,那不就是當年馬丁路德所反對的嗎?所謂「基督徒」不就是「唯獨聖經」而有權利質疑傳統嗎?
基督徒一面慶祝馬丁路德改教500週年,一面盲目地維持著幾百年來的教會傳統,看在腦袋清楚的外人眼裡,不是諷刺是什麼?
當基督徒不懷疑「我們為何對社會沒有影響力」而只是瘋狂地專注於教會增長,這個信仰究竟有何意義?
當基督徒不懷疑「牧師為什麼有這麼大的權力?」而只是忙著擠身教會高層,這個信仰會不會走回天主教路線?
當基督徒不懷疑「愈熱心愈封閉」這種光怪陸離,而只是疲憊地追求特會,這個信仰會不會偏離正軌?
當基督徒不懷疑「我們所說的跟我們所做的怎麼距離這麼遠?」而只是感慨於世界末日的混亂,這個信仰會不會令人失望?
當基督徒不懷疑「走入教會跟走出教會簡直判若二人」的矛盾而只是循規蹈矩地參加小組,這個信仰會不會精神分裂?
當基督徒不懷疑「教會如何使用我們奉獻的錢」而只是滿足於「多奉獻就多蒙福」,這個信仰算不算迷信?
當基督徒不懷疑「自己到底懂不懂聖經?」而只是日復一日地「QT」,這個信仰算不算表面?
當基督徒不懷疑「教會多年來換了多少路線,根本沒有用」而只是天真地認為「這次的路線一定不會錯」,這個信仰算不算洗腦?
當基督徒不懷疑「神學院該不該成為生產牧師的工廠?」而只是不斷地鼓勵年輕人讀神學院,畢業出來當牧師,這個信仰還有沒有前途?
當基督徒不懷疑「找一個新的主任牧師,教會就會復興」的觀念而只是到處打聽有沒有別的牧師要離職,這樣的信仰還有沒有出路?
當基督徒不懷疑「在一個教會與機構待很久就是忠心」的心理暗示而只是自滿於自己的始終如一,這樣的信仰還有沒有機會更新?
隨便講一講都有這麼多可疑之處,我們卻篤信不疑,這個信仰還有沒有未來?當上帝懷疑我們會不會成為升級版法利賽人之時,我們卻依然以宣教之名,走遍天涯海角引人入教,這算不算奇觀?當我們一面讀著「耶穌比宗教大」點頭如搗蒜之際,卻依然汲汲營營於建造一間大教會,我們的腦袋算不算秀逗?
我的父親也是牧師,他若還健在而看到這篇文章肯定會找我約談,那個年代就是這樣,我完全理解。但我們還能這樣對待下一代嗎?真心慶祝馬丁路德改教500週年,就勇敢地從「懷疑」開始吧!

https://weproclaimhim.com/?p=808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