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18日

『七十個七次』-----原諒?好難喔?

原諒人已經是老生常談,根本不是宗教議題了。 
但是,由於『得罪與原諒』的實際情況不斷發生,所以,在彼得跟耶穌的一次對話裡,我們知道了耶穌對原諒的看法。

事情是這樣的,馬太福音十八章講到有一次耶穌正在教導天國道理的時候,正好論到弟兄彼此得罪的事,向來直爽的彼得把握機會,趕緊問,原諒弟兄七次夠『屬靈』了吧 ,這類的問題。

雖然聖經沒有說發生什麼事,但是,我相信彼得提問是基於生活實際經驗,說不定他問的時候,心裡還在受傷呢。猶太傳統跟華人頗像,基本上也是『事不過三』,到第四次簡直要翻臉了,彼得提出七次,正好是聖經中『完全』的數字,真的是夠誠意了。

沒想到,耶穌居然說,不是七次,而是七十個七次。

我要是彼得,聽完以後,頭上就有一群烏鴉飛過去,臉上出現漫畫裡的三條斜線…向來善體人意的耶穌 ,今天怎麼這麼『遲鈍』,人家已經流血七次,夫子竟然補上一把『七十個七次』的關刀,難道他感受不到受傷者的委屈,怒氣跟強忍?

我的臉書也不是『神學講座』,先不談原文解經,直接請大家設身處地去想,甚麼情況下,你需要原諒一個弟兄『七次』?

不熟的弟兄嗎?你跟一個不熟的人糾纏七次?我都不知道是你很牛還是他很『盧』(台語發音)?

朋友級的弟兄嗎?你跟一個朋友吵了七次架,你們還算是朋友?如果是,我只能說,一定是很好的朋友。好到你受不了又離不開,不然,何苦還拿來問耶穌 ?就自己決定啊,要嘛就降級為普通朋友跟弟兄,少來往以免吵架,要嘛就當自己人,不要去計較次數。

要是我的話,我是不會問耶穌說,我要原諒我爸媽幾次,或是原諒我小孩幾次這種問題,更不會問要原諒老婆幾次,(因為萬一走漏風聲,被老婆知道你曾經問過這種問題,那麼 ,答案已經不重要了,結過婚的都會懂…)

所以,我認為彼得真是問了一個跟所有人相關的好問題,如果是你家人,你大概也不必問次數(如果家人之間要論及原諒,那問題就不單純,我會另外發文處理),如果是遙遠的人,你大概也不必去算次數,反正以後少碰為妙。

我相信,人活著最大的困擾,剛好就是彼得發問這一塊,有些『不得不』存在於你生命中的人(彼得稱之為弟兄),你不得不受傷,也不得不原諒。

雖然經文是處理弟兄之間,但是仔細看耶穌的回答就知道,其實適用於每一種情況。問題根本不是『得罪你的是誰』而是『我們有資格不原諒別人嗎』?

華人很有意思,如果自己人都很好說話,這叫做『親戚麥計較』,也就是所謂只要『有關係』,天大的事都可以『沒關係』,在討論原諒幾次以前,先搞清楚關係如何,這樣也沒什麼不好,只是人情欠來欠去,很容易糾纏不清而已。

不過,耶穌根本就跳過這個層次,耶穌用了一個比喻,說有一個人欠了君王好幾千萬,幾輩子都還不完,在他苦苦哀求下,君王動了慈心,願意直接打銷呆帳,這個欣喜若狂的人慶祝的方式就是去當討債鬼,找到一個欠他幾塊錢的人死纏濫打,結果,消息傳到君王耳中,他當然不會放過這個『惡質』的人。

這是個很有趣的比喻,這個君王當時會借款給人,就是因為祂有慈心,那既然有慈心,還要人家苦苦哀求才願意免人的債嗎?不是應該自動免債?這是很多人的想法,殊不知,這種想法根本是『軟土深掘』的欺負人模式,你不能因為一個君王有錢又仁慈,就覺得借錢給你是應該,事後追討是不應該。那你跟土匪有何二樣?

當一個人對於『欠別人』沒感覺,但是對於『別人欠我』很有感覺的時候,事情就大條了。基本上,這就是耶穌比喻的重點。

所以,耶穌跟彼得說,不要討論次數,你說七次,那萬一標準答案是『七十個七次』,你受得了嗎?

當你問『該饒恕幾次』就是對於『別人欠你』超有感覺,這當然也很正常,不要以為家財萬貫的人對於『別人欠他』沒有感覺,我看過很多正好相反的例子,超有錢還是很小氣(還有一說,『因為小氣才有錢』,呵呵)這實在是『性格問題』或者是基督徒所謂『生命問題』,跟他口袋有沒有錢不一定相關。

耶穌也支持『原諒是跟生命的成熟度有關』這個說法,因為在35節,故事的結尾,耶穌說,『如果不肯從心裡饒恕弟兄…』所謂『從心裡』就是對於『自己欠別人』超有感覺,對於自己欠上帝直逼『好幾千萬』更是無地自容,當一個人有這個認知,他實在沒有臉去跟人家要幾塊錢。

原諒的道理,說穿了就這麼簡單,從我們出生,上帝就寬容我們到如今,所以,對於偶而不經意得罪我們的人,我還要去上帝面前告狀嗎?不怕上帝看到我忽然想起我欠祂很多?

難道真的有這麼不識相的人?有,當然有,我們自己就常常幹這種『白目』的事啊。你忘了?忘得還真快啊。

你知道人為甚麼不快樂?其中很主要的原因就是『常常去收賬』,結果『收不到又吃不掉這筆債』,吞不下這口氣,生悶氣到禿頭兼胃潰瘍都不奇怪。

台語很喜歡說『人與人相欠債』,實在很有道理,只不過,我們不是欠上輩子的債而是欠這輩子彼此得罪的債啊。

而且,我們討債的對象不只是『弟兄』還包括更多『不得不存在的人』。


還有誰是『不得不存在的人』?多得咧,同事啊,主管啊,客戶啊,老師啊,同學啊,親戚啊,政治人物啊,警察啊,鄰居啊,以及……教會的弟兄姊妹啊…你難道不知道,人活在世界上要面對很多不得不存在的相關人等,你心裡跟他的距離,可能用天文望遠鏡都看不到,可是,他在你身邊煩你就是不爭的事實啊,例如政治人物或某個同事。

政治人物就算了,雖然是『必要之惡』,至少,你不必跟他噓寒問暖,怕的就是他會影響你,你不能不在乎他,卻又不是真的在乎他,會不會瘋掉?

這就是人的複雜。

沒有完美的人,你活著一天,不是傷別人,就是被人傷,大家欠來欠去,感情的金融風暴早就發生了,破產的一大堆啊。誰還有空去管『是不是故意的』?

所以呢,故事的結局很簡單,我們都要學習不再彼此論斷,而且看別人比自己強,除非你自我感覺良好到認為自己從不欠人,否則,你跟人討債那一天,也就是上帝跟你討債的一天。

那麼 ,把這個道理編到國立編譯館,列為中華民國『做人道理第一課』是不是就天下太平呢?當然不是。

因為最懂這個道理的就是教會,教會怎麼做呢?

就是常常講七十個七次,以及『要原諒別人』,把她教條話,請大家務必遵守。於是,無形中給人很大的輿論壓力。不原諒別人的人,簡直比得罪別人的人還該死。

請記得,逼一個人原諒,跟逼一個人跳樓,基本上沒有二樣。

原諒,是每天禱告的內容,但是不是一天到晚設法在原諒別人,而是求神原諒我們 。因為耶穌在主禱文說『免我們的債,如同我們免人的債』。

主禱文開頭就說『願祢的國降臨』,後面說原諒,可見,當我們彼此相愛,學習原諒,這就是神的國降臨的一種表現。馬太福音十八章,耶穌也是在談論天國,才提及『饒恕』這件事。

無法原諒?真的很正常耶,因為我們是人,對於別人害自己受傷這件事很有感覺,當然也有些基督徒都不覺得人家得罪他,那這到底是真的很屬靈還是『中風』沒感覺?我不是專家,不懂。

強求自己原諒別人形同自虐。因為,原諒是從支取恩典開始第一步的,慢慢來。

或許,先原諒自己吧 ,保羅說,他不論斷自己,這當然不是說自己可以為非作歹,而是說,把自己逼死,也不會變成聖人,還不如先承認自己不完美,欠上帝很多,時時支取神的救恩,多思想神的赦免,自然而然會知道怎麼原諒別人。

愛大,赦免也大,就是這麼回事兒。

耶穌,不是『論』赦罪,而是走遍各城各鄉『行』赦罪之道,未來幾天慢慢說。

(受傷的感覺還是可以說喔,不是教你吞下去,這樣啦,明天我寫撒該的故事,你會比較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