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21日

反對不等於討厭,基督徒真的懂嗎?


理論上是懂的,但是實際上….
人類能夠走到「反對而不討厭」是很大的進步,因為自古以來,反對就是討厭啊!
看看教會歷史,我們對於反對者的處置方式就不難理解,通常是燒死或是吊死,不然就砍頭,關起來或是打一頓已經是很客氣了。

其實這也很正常,既然反對就代表你是錯的,既然是錯的就要警告或是處罰,並且要禁止,這真的都可以理解。

但是我們忘了一件事,這些都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手段是可以改變的,目的卻是不變的。
所以「反對的方式」是可以改變的,但是目的不會改變,如果達不到目的,我們就要思考手段的合理性。
什麼才是目的?
當然是「挽回」啊!
這就是耶穌所說的「愛」。
人類的進步是一個過程,這是事實,蠻荒時代,人類似乎找不到和平共處的方式,甚至20世紀還有二次世界大戰,21世紀的我們依然活在戰爭的陰影中。但是在許多其他的方面,我們確實是有進步的,例如耶穌向我們示範的愛。

耶穌跟罪人在一起,這是當時的信徒看不懂的,因為在之前的律法時代,只要有人不符期待,其他人就必須表現出「群情激憤」,然後拿起石頭待命,但是耶穌改變了這個「手段」,他提醒所有的人,該進步了,律法的總綱就是愛,僵化的律法會變成定罪,那怎麼辦?
不如就地合法,放寬標準,這樣,罪人就減少了。
不!真理不容改變,耶穌的做法是「挽回」。
所以聖經說,耶穌作了挽回祭,耶穌不認同一個人的方式就是「跟他在一起」。
這樣的行動表現在處理撒該事件以及井邊的撒瑪利亞婦人身上,聖經也說,耶穌跟罪人與稅吏在一起,所以耶穌跟一些所謂「有罪的婦人」並沒有保持距離,然後他就說「有病的人才需要醫生」,意思就是,醫生怎麼可能討厭病人?他當然會跟民眾在一起,但是在一起的目的是「挽回」。

顯然大家直到今天還是摸不清楚這樣的模式,否則二千年來不會出現這麼多難看的局面。
就以這次教會界的抗議行動來說,如果多數基督徒經常與我們不認同的人在一起,找機會去了解他們,引導他們,想必不會如此混亂。

舉例來說,「走出埃及」是教會界關懷同志二十年的福音機構,筆者是他們第一屆理事,也曾受邀出席同志的聖誕晚會,但是這二十年來,不管他們如何呼籲,教會界充耳不聞,說這個機構是「孤兒」也不為過,然而,到了抗議的時候,這個機構就被提出來了,好像基督徒已經做了很多一樣,以致負責的同工非常錯愕,嚴重覺得被消費,這確實是教會長久以來存在的弊病----行動跟不上觀念,而且其實蠻現實的。
再舉個例,教會經常用「末日現象」來論述同志議題,這也是很失當的。
如果你真的愛一個人,怎麼會用「末日」來聯想這個議題?
任何人被指責為末日現象,他還會跟基督徒有關聯嗎?
我們在堅持某些原則的時候,如果失去了愛,就需要檢討。
當然不是改變聖經的立場,但是「手段」絕對值得思考。

反對不等於討厭,大家再想想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