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組織失去了起初的宗旨下場也往往是這樣,殭屍就是僵化;無法擁有正常的反應,無法反省檢討,只能呈現官方反應,而且非常袒護組織,把官官相護視為理所當然,包庇掩飾一切的不合理。吸血鬼就是要吸光別人的氣息,讓對方也被同化,不讓對方正常呼吸,要對方過著跟自己一樣的生活。
使徒行傳第四章基本上呈現了一個宗教組織這方面的悲劇。
上一章彼得在聖殿門口行了神蹟醫好生來瘸腿的,結果又帶了五千人信主,而且大量群眾聚集在聖殿門口,於是,「高層」現身了。
如果你是在菜市場聚眾糾集,大家可以裝傻漠視,就當你是簽賭或是賣地攤貨,問題是;聖殿門口這種神聖的地方,人來人往都是來朝聖的,你們未經授權在此公然宣傳未經批准的教義,高層當然有責任出面處理。
第一節開門見山就說:「祭司們和守殿官並撒都該人『忽然』來了」。
「忽然」二個字可不是加註的而是和合本聖經本來的記載,這二個字非常生動,一群人在聖殿門口談論聖經(參閱第三章,彼得講的道都在講舊約聖經)請問有何不妥?怎麼驚動大隊人馬「忽然」駕到?答案就出現在第二節,「因他們教訓百姓,本著耶穌,傳說死人復活,就很煩惱」,這部份要交待一下背景。
撒都該人為什麼緊張兮兮,「忽然」出現?因為身為當時猶太人四大主流之一的他們(其他三大主流分別是大名鼎鼎的法利賽人,以及今日鮮為人知的艾塞尼人並小有名氣的奮銳黨)是不相信「死人復活」的,這派人馬是保守派,只相信摩西五經,不信天使跟靈魂不滅,所以聽到有人傳講「死人復活」而且大有人信,當然要來處置一下這些「妖言惑眾」的人。撒都該人的資料不多,相傳是跟隨大祭司撒都該的一群人,所以跟聖殿系統的祭司們走得很近,撒都該大有來頭,是在所羅門聖殿膏立所羅門王的大祭司,這群人在設計耶穌之死的過程著墨甚多。
了解這段背景;對於此時出現的一干人等就不意外了,更對於緊接著第三節「於是下手拿住他們」不覺意外,因為這是他們習慣的模式。
照理說,他們不是警察也不是羅馬官方,不會這麼容易動用司法,但是當時環境特殊,猶太人雖然被羅馬統治,但是仍然擁有相當大的自治模糊空間,要不然耶穌也不會這麼輕易被陷害以致於死。
宗教領袖基於「維護正統」下手拿人,基本上是可以理解的,當時可沒有現在民主,照他們的標準;彼得肯定是「異端」,(很多異端會用這段經文合理化自己,說「正統」常常被視為異端,這可不能相提並論,歷史已經證明了彼得不是異端,歷史也已經證明誰是異端),於是他們第二天審問彼得,彼得當然不會放過機會,馬上佈道一番,聖經特別記載彼得獎這篇道的時候「被聖靈充滿」,可惜;聖靈充滿並未保證聽的人就一定悔改,這群人聽完之後,只有一個感想,13節說他們「希奇」這些人的表現,認定他們跟過耶穌。
這是一段要緊的記載,聖靈充滿可以讓人「希奇」,卻不見得讓人悔改,所有的「復興」歷史都記載很多經歷過聖靈的人,不見得會重生得救,這絕不是聖靈威力不足,而是上帝不會「操縱」人,彼得充滿能力讓五千人信主,卻只讓這些人「希奇」,這不是彼得的問題。
今天每個基督徒都要清楚,不管我們的服事多麼有能力都不能達到「令人信主」的地步,我們可以令人啞口無言,但是卻不能強迫一個人發自內心更新他與上帝的關係,他要不要信主完全是當事人與上帝之間的關係,不是我們可以百分百介入的。
宗教領袖聽完這篇希奇的佈道只確定一件事,就是,這些人是跟過耶穌的,也就是說,人家可以確定你我的基督徒身份,卻未必能改變他們自己的信仰立場。
接下來就精彩了,他們不希望「復活」言論發酵,14節卻又無法否認那個四十幾歲的中年人病得醫治的事實,要是你,怎麼辦?我提供三個選項:
1.殺人滅口,一勞永逸,反正對耶穌也是這樣。
2.靜觀其變,且戰且走。
3.強力阻止,政治迫害。
第一條路是黑道,第三條路是政客,顯然;他們選擇最為正常的第二條路,這是好事。
可惜;一個簡單的會議之後,他們改變了路線,這就是第四章令人最為傷感的部分,教會歷史上太多錯誤的會議了,光是使徒行傳這些宗教領袖就開了很多悲劇性會議(包括不久以後「謀殺」司提反的會議),這次會議達成的共識居然是「恐嚇」,很難相信吧?一群熱心的宗教人士達成這種共識?
對於習慣權力的人,這是最簡易又有效的方式(父母不就是最會用這一招?)不料;他們眼中「沒有學問的小民」居然不吃這一套,大義凜然回答他們:「聽從你們,不聽從神,合不合理,你們自己酌量」,天哪!這些「小民」居然對宗教高層放這種話?真是太有guts了,這些領袖應該當場傻眼,沒被這樣「噹」過,一時無從反應,只好老梗再使,又把他們恐嚇一遍,勝負在此已分。
於是;使徒歡天喜地回到教會,25-28節記載大家頓時又明白了更多舊約經文的真諦( 詩篇第二篇),聖靈再次充滿他們,加給他們力量,歷史上空前絕後的「凡物公用」就此出現。
不過;21節埋下了伏筆,完全被權力跟教條腐化的宗教高層,除了恐嚇之外別無他法的原因居然是「為百姓的緣故」,也就是所謂「民間觀感」,這根本就是使徒行傳版的「林來瘋」,這批小民之所以保住小命,只因為「民氣可用」,當宗教高層會觀測民意決定動向,那已經是「政府高層」了,政教的糾結早已展開,也無形中定義了往後整本使徒行傳的主戰場。
讀完第四章只能提醒自己,整個生活型態跟思維千萬不要進入「殭屍」跟「吸血鬼」模式,害了自己不說,也會害到別人,遠離權位與名氣才是防腐劑。
使徒行傳第四章隱藏了大量「改變未來」的能量,就像炸藥鋪好了引信,只是;這個大爆炸臨到之前,教會享受了暴風雨前的寧靜,誰都想不到,凡物公用居然鬧出人命…
第五章---愛中殺機
待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