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來,世界各地不約而同出現很多先知使徒,在「三人成虎」效應下,一個真先知就要會說災難性預言,儼然成為主流,即使沒有應驗,大家也會原諒你,因為對於末日的恐慌早已瀰漫在某些信徒當中,這種不安非常需要有「先知」說出來達到宣洩效果,準不準已經不重要了。
以美國為例,光是2016年就不知道有多少先知預言歐巴馬是美國最後一任總統,美國完蛋了,會有洪水淹沒整個陸地,雖然沒有完全應驗,但是幾個風災水災也算有個交代,篤信的人也就「將就一下」,當成「還算靈驗」然後追著這些先知詢問最新災情預告,這是人性,不足為奇。川普的當選也讓很多先知收割,累積不少信用點數。
當大家歡繞著「準確度」的同時,卻很少人願意去思考,這種災難預言有何意義。早在創世記15章就出現了災難預言,上帝告訴亞伯拉罕,他的後裔要寄居在埃及地被苦待400年,到了第四代要回到迦南地。想必這個「祖訓」代代相傳,支撐著以色列人的歷史,最後帶出了摩西這個曠世英雄。更重要的是,這段歷史讓人看見神掌權,給教會歷史眾信徒無比的支持。
但以理這個美麗的故事就是因為他相信先知預言被擄日期70年是真的,所以他禁食禱告,呼求上帝履行諾言。顯然,真正的災難預言是一種「預防針」帶來力量而不是「恐嚇彈」帶來恐懼。
要說末日預言,耶穌自己描述最清晰,提到戰爭,饑荒,地震,如今都一一應驗,耶穌也非常明確地表示,預先警告這些是要讓人有心理準備,避免恐慌,結論是「不要憂愁,也不要膽怯」,不管世界局勢如何,甚至有假先知竄起,但是神依然掌權,在祂裡面有平安。
於是,直到今日,基督徒見面第一句話都是「平安」!
用這樣的標準來檢視「市場」上的預言主流,很明顯發現幾個問題:
1.災難預言不是高舉自己
「預言的焦點不是發預言的人也不是受災民眾而是上帝自己!」遺憾的是,目前這些先知很喜歡用「第一人稱」來描述上帝直接跟他說,讓缺乏警戒心的信徒無形中信任這些先知的地位,表面看起來是在談論未來,其實是自己坐在神的寶座上享受信徒的崇拜。同時論述這些災難的角度都是站在制高點指責世人的罪,幾乎沒有真正的救贖,已經遠離了災難預言的核心價值。
2.災難預言不是譁眾取寵
「預言的目的是讓信徒對上帝與未來充滿信心而不是惶惶終日!」或許有人認為這種災難預言可以帶來悔改,若真是如此,不妨參考約拿,他是對尼尼微城百姓呼喊,但是目前這些預言幾乎都只在教會內發酵,並沒有帶來復興。聽信這些預言的信徒靈命有成長嗎?恐怕未必!多數還是基於恐懼,用一種「趨吉避凶」的民間信仰態度在看待,甚至是看熱鬧的詭異心態。
回到歷史,當年主打1995的知名牧者之一目前因金錢糾紛入獄,當年紅極一時的「敬拜中心」也煙消雲散,他們還到台灣各山區從事野外求生訓練,追隨災難預言的都是熱心的信徒,但是缺乏分辨力讓信仰重傷,至為遺憾。
再看看台灣教會這些年熱衷災難預言有為社會帶來祝福嗎?光是教會內部紛擾就令人眼花撩亂。災難預言之所以歷久不衰,主要還是建立在「罪與罰」的簡單概念上。既然世人都犯了罪,虧缺神的榮耀,上帝當然有所作為,從洪水到各樣天災,不一而足。這樣的觀念並沒有錯,確實是一個大原則,但是也不能過度濫用。
當約伯遇到苦難的時候,身邊所有人都用「罪與罰」的概念來論述整件事,導致約伯痛苦不堪,我們從中學到苦難的根源是罪沒錯,但是還有很多其他原因參雜。
以花蓮地震為例,除了我們這些罪人應該悔改以外,還包括建築物是否設計不良,我們對地震帶的認知是否充足等因素,如果硬要套上罪與罰,那就等於宣告罹難者比眾人更有罪,或是上輩子造的孽,但是耶穌在西羅亞樓倒塌壓死18個人的意外中清楚教導:「你們以為那些人比住在耶路撒冷的眾人更有罪嗎?不是的……。」(路加福音13章)
可見,意外就是意外,耶穌不會針對罹難者作出罪與罰的論述,那等於是「人身攻擊」,這是基督徒的基本邏輯,我們只能在各種災難中省察自己,敬虔度日,沒有資格對於別人說三道四,更不該關起門來對意外事件品頭論足,無形中高舉自己的特權地位。
聖經已經明說「隱密的事屬於耶和華」,上帝不喜歡人算命看風水觀星象,把自己的未來交給江湖術士,同樣地,基督徒也要謹慎於「先知預言」這種與民間信仰相似度甚高的信仰模式。先知的預言是高舉神,不是從各種預言聚會獲得講道的機會與知名度。世界有愈來愈多的災難是我們已經知道的事,敬虔與聖潔更是信徒生活的指南,就別再庸人自擾才好!
https://weproclaimhim.com/?p=918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