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師父,讚嘆師父」之所以引起注目,導火線是二部勞斯勞斯的汽車。
師父度化眾人,何須名車代步?這就是社會觀感。
理論上,師父收受弟子好意乃天經地義,並未強取豪奪,旁人何須多言?
實際上,一個真正付出的人通常不求回報,即使他人回饋,也不會照單全收。
美國中部一個小鎮的冰淇淋店發生過一個事件,一位盲人朋友結帳時掉出十元鈔票,身後婦人趁機撿起,以為神不知鬼不覺,19歲的女服務生要求這名婦人歸還,卻遭到拒絕,死不承認她撿了錢,然後大怒而出,這名服務生於是自掏腰包對客人說:「謹代表本店歸還您掉的錢」。
店中一名客人看在眼裡寫了信給店長,店長將信公布以後被其他客人放在網路,一時之間,許多客人湧入給了非常可觀的小費,這名服務生卻全數捐出。
這個小故事讓人看見「為善不求回報」,這是民眾非常認同的。
就這樣,師父收受名車之後,就扯出「供養金」的收費爭議。
那麼,就讓我們回到基督徒的「奉獻」吧!
把信徒的奉獻(尤其是十分之一)拿來供養傳道人是許多基督徒的共識,卻很少有人理解其中真正的含意。
所謂「奉獻」絕非供養上帝或是牧師,奉獻是基督徒獻上的感恩,我們用五穀新酒和油來獻上,奉獻的對象是上帝,但並非供養上帝,因為上帝不用吃喝更不缺錢。
既然上帝不缺,我們何苦奉獻?錢很難賺耶~~~
奉獻主要的目的是操練感恩,然後實踐「施比受更為有福」,上帝要信徒「給」多過於「得」,反正都是上帝給的,我們要勇於拿出來,這是一種操練。
奉獻的心態是感恩而不是投資,大家千萬不要相信「栽種神學」這種謬論,奉獻一千得一萬,這是投資,不是奉獻。
奉獻是:「我把從神得來的,獻上給神,多少不論」。
那麼,奉獻的錢跑哪兒去了呢?
不是傳道人領走了嗎?
當然不是!
奉獻的錢都用在傳福音的聖工,其中也包括傳道人的工資,因為牧者「作工得工價」,(不是「做功德」喔),既然靠福音養生就會有應得收入,這跟大家上班一樣,你總不會說老闆「供養」你吧?!
所以,牧師的工作是福音的一部分,這個錢就不是「供養」牧師,而是勞務報酬。
當然,這是一種微妙的心態。
會不會有信徒心不甘情不願認為在「供養」牧師?
會不會有信徒甘心樂意「打賞」牧師?
這已經是自由心證,無法回答的問題,但都是錯的,我們奉獻的對象是上帝不是牧師。
但願基督徒都認真思考奉獻的意義,奉獻不是香油錢也不是供養金。
在此也建議年輕牧者,還是追求簡樸生活,夠用就好,金光閃閃加上出入名車,多棟豪宅,自認是用LV榮耀神,恐怕後患無窮。
牧師畢竟不是seafood!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