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12日

傳福音成為一種事業……

當你跟一個傳道人或是資深基督徒說,「傳福音是一種事業」,幾乎都不會得到認同,因為傳福音是一種使命。偏偏,目前的信仰生態中,傳福音絕對是「事業」無誤,牧師也百分百成為了一種「職業」,神學院也理所當然成為「職業訓練所」,不管大家如何否認或是心裡無法接受,這已經是事實。

如果基督徒不能意識到這個問題,就會有更多熱心服事主的青年被送上這條不歸路,頭也不回往前衝,唯一的出路就是「千人教會」。有關係嗎?非常有關係!因為這不是聖經的教導。聖經只說「靠福音養生」,沒有說「把傳福音當事業」。
到底有什麼差別?差別就是「生計」與「福利」還有「前途」!愈來愈多的傳道人在乎「休假」與「薪水」。這不是傳道人的問題,而是整體的制度使然。傳道人往往帶著一顆炙熱的心然後步入一個難以察覺的致命陷阱。用制度來保障傳道人不能說不對,畢竟每個人都要養家餬口。
但是,當雇工要爭取福利,勢必要拿出績效,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於是,悲劇就發生了。制度始於使命,但是當制度僵化到扼殺使命的時候,一切都會變質。或許,我們回顧早期宣教士,會讓讀者更容易明白其中的差異。
歷史上有許多吃香喝辣的傳教士絕對是不爭的事實,但是以台灣經驗來說,吃苦耐勞的還是占大多數,當年的宣教士比較不會談績效,因為他們從母會得到的是一種支持而非薪水,他們返國報告宣教區的狀況,然後讓宣教國家支持他們,這樣的模式比較是「使命」,老死客鄉的不在少數,所有的退休金都是了解使命的人甘心提供的,不是賣命的人用業績爭取的。
直到今日,北美路加依然在努力照顧當年在台灣宣教而如今返回美國養老的宣教士,他們逐日凋零,但是北美台灣人沒有忘記他們,這對雙方而言都是使命的結果。
我們可以理解為了保障傳道人的生計而產生的各種制度,包括上下班以及休假還有退休,遺憾的是,在愈來愈難生存的時代,許多傳道人迫於現實,必須把這些因素考慮進去,這就說明了為何神學院畢業的人總是優先選擇大教會以及繁華的都市。
當一個神學院畢業的人以及轉換服事工場的人「優先」考慮生計,這就是變質的開始。不是不用考慮現實,但是,「使命」還是必須成為「第一」考量。有人說,這是性格,有人冒險開放,有人保守謹慎。這很有道理,但卻不是聖經的教導。
不管什麼個性,走上傳道人這條路第一要求的就是「信心」,這也是牧師為何不能視為一種職業的原因,因為這違反了所有的「職場倫理」,你不能要求任何一個上班族「憑信心」,那是荒謬的,但是,身為傳道人必須靠信心,這是聖經的原則。
信心跟「薪水」有衝突嗎?當然沒有!有信心的人還是可以領薪水,但是有信心的人也可以不領薪水,這就是差別。筆者從小接觸過的宣教士,沒有一個人會因為領不到薪水而影響他們愛台灣的心,即使他們常常領不到薪水。
筆者神學院畢業服事的機構宇宙光當年最出名的就是「領不到薪水」,但是沒有影響所有的人服事的心志,當然,發不出薪水不是一件值得鼓勵的事,也不該拿來評估一個人有沒有信心,但是這些真實的例子再再說明,「信心優先」可以克服生計,生計的壓力或許會改變服事的方式(例如保羅有時候要花多一點時間織帳篷)但卻不會改變服事的心志,這就是使命。
跟一群「使命優先」的人一起同工會磨鍊出「看萬事如糞土」的心志。當使命很強烈的時候,「前途」就微不足道,優先考量的不可能是教會規模以及上下班制度,更不可能去衡量退休金,名利真的是浮雲。
筆者認識的宣教士若非為了幫助他的機構幾乎都不喜歡被報導,這也成為一種文化傳承,至少直到如今,台東基督教醫院的院長夫婦還是秉持這個原則,花蓮門諾醫院的退休院長也極度低調地在加州繼續服事,筆者認識母校華神退休的歷任院長與許多師長幾乎都走這個路線——謹記自己是卑微的小驢駒。
有使命的人也會很警醒制度背後的僵化甚至腐化,不可能爭名奪利,也會推卻各種虛位,馬丁路德是最典型的例子,他們對「前途」毫無興趣。而這些,漸漸被當代基督徒視為「上一代的過往」而非「聖經的原則」,這就是危機,極大的危機。
於是,愈來愈多傳道人自己追求成功不說,也鼓勵會友追求成功,因為傳福音已經成為事業,牧師也成為職業而且要成為跟企業看齊的CEO,教會要成為連鎖跨國企業,教會要愈來愈漂亮,人數要愈來愈多,轉投資的神學院跟各種宣教禾場還有社會救助事業也要悅人眼目……。
這都不是不可以,但是很危險,危險到福音都變質了。美國賓州有數十萬amish人,他們努力過一種與世無爭的聖潔生活,追求天天與主同行,卻也不能保證他們都是重生得救的基督徒。這是一位今年5月退休的牧師給出的評論,他當年是從這個團體脫離出來的。
當傳福音成為事業,它看起來還是福音,但是……真相呢?只有見主面那天才知道,但願……不會太遲!

https://weproclaimhim.com/?p=833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