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4日

一生要搬十次家

搬家對華人來說絕對是大事,在「生根落葉」的文化熏陶下,非不得已絕不搬家,就算要搬,也是「升級」優先,舊家換新家,小家搬豪宅。

所以多數人搬家,只是因為工作或出國,不然就是在都市化的趨勢下從鄉下搬到城市。
這些年來;漸漸有人開始下鄉,追求比較輕鬆自我的生活,但是這跟我在海外見到的還是不同。

基本上;我遇到很多老外不怕搬家,給我許多不同思考。老外傢俱十分簡單,只要過季不用,很可能就出現在車庫拍賣處理掉,他們連廚房這種天大地大的地方都只有烤箱跟微波爐,烘培的香草味取代華人的油煙,想吃油炸或是複雜料理的食物就去餐館,想法就是這麼簡單(所以「吃」是出國很難適應的一點)。

在這種文化差異下,搬家根本稀鬆平常,他們很容易找到理由搬家。
他們對「住」的想法,跟我們求「安定」有些不同。

第一次搬家應該是從父母家搬出來,通常是18歲,相較很多華人28歲還搬不出來,撇去親情因素不談,單以「獨立性」來說,華人的確有待加強。這幾年東西文化交流;洋人也懂得吸收華人家庭的凝聚力,肯定華人家庭結構的優勢,但是;再怎樣強化關係,他們都不會犧牲「搬出去」這個獨立性。

很多華人對於「第一次搬家」有困難,後來就變成倚賴,不少人讀大學到外地住,但是畢業後還是回家,我們對於家的責任感當然不該卸除,但是「離開父母自己獨立」則是合乎聖經,很多華人過了中年還在家裡,父母還把他當小孩,這等於一直搬不了「第一次家」,說是親密;其實彼此都辛苦,但是這個觀念非常難打破,多數這樣做的人寧願彼此糾纏也難以分離。

洋人第二次搬家多半是婚前的單身之家,這個階段,自己有經濟能力,可以住(通常是租)自己想要的家,好好享受單身自由的生活方式,非常自在。

第三次搬家應該是婚後,小二口想一想如何安排二人世界,用家開始逐夢也築夢,華人經常以省錢優先,依然把「住父母家」或是「搬進本來單身的家」列為選項,這當然是文化差異,但是以婚姻諮商的角度來說;絕對贊成搬出去,營造「長大成家」的氛圍。

第四次搬家想當然耳是有小孩,有了孩子很多思考都不同,需要公園綠地,需要親近大自然,很多洋人為了孩子搬到海邊山上,遠一點無妨,就是要給孩子「大自然」,這樣的情況相當普遍,這個家至少有五年。

第五次搬家基本上就考慮小孩上學了,每天接送真是大麻煩,所以「學區」的房子非常保值,每年都有人搬進來,就為了小孩上學方便,其他考量都是其次。

第六次搬家又回到第一次了,不同的是;這次是小孩搬出去了,不是自己搬出去,當所有的孩子(現在通常是二個)都畢業,自己當然不必住學區,加上孩子畢業;負擔減輕(搬出去的基本上會開始自力更生),正好可以換房子,換小一點卻精緻一點的房子。

第七次搬家就是退休,孩子畢業,自己正值壯年,空巢期的家大概還可以住個十年以上,等到六十歲退修了,就想住個悠閒的地方,當然是空氣新鮮適合運動養生加上風景悠美的區域。

第八次搬家則是「養老」,基本上八十歲要的是「簡便」,沒力氣打掃房間了,洋人喜歡搬去水準較高的養老院,院內有醫療也有生活照顧,卻不像坐牢,也不到「老人村」的規模(有時候,老人村有『集體埋葬』的恐慌),就是一般住宅區,一個小小的社區住個幾十戶,都是平房,門前有小花園,垃圾有人收,也有人載去購物(現在超市可以宅急便送貨),跟整個社會不會脫節,出門散步還是會跟鄰居小孩以及上班族打招呼。

我不照這個模式,都搬了十幾次了,精疲力盡,情不得已,都是說來話長的不得不搬,因為腦袋從來沒有「搬家哲學」可以自己掌握。

如果人生重來,我自己會努力依循這個模式搬家,真正過自己想要的生活(小孩部分,我會延長到大學畢業,不見得18歲)。

奇怪;怎麼只有八次?不是說「搬十次」嗎?咳,這有點嚴肅了,還有二次「隱形搬家」是誰都逃不了的,一次是從上帝那裡搬到這個世界,雖然開心,卻是哭著來的。另一次是從這個世界搬回上帝懷抱,世人說「永別」,我們說「蒙主寵召」,回「老家」安息,親友卻哭成一團。

聖經說;我們可以珍惜卻不必眷戀地上這個家,就像我們珍惜每個住過的家,卻不能眷戀不捨得長大,該搬就搬,不必苦守磚瓦,勇於往前走就是長大。

畢竟;「家」是一種永恆關係而不是建築物,家人之間固然難分難捨,還是要祝福說再見,這就是婚禮最感人的畫面(我女兒今年底就高中畢業讀大學去了,想到真的捨不得,更不敢想她出嫁啊……)

人,總是要搬家的,只要最後不要搬到一個「沒有上帝的恐怖所在」就好了。
有愛才有家,有愛就能勝過分離,這就是「愛是永不止息」,回到天上去,就再也不分離了,這是上帝的堅定承諾!

p.s
不分離不是跟「麻薯」一樣變成一糰而是因為脫離時間空間限制,變成既獨立卻又隨時可以見面的狀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